素食

(作者:小松本太太)

隨着大家對健康及環保的重視, 素食成為近年熱門的課題;環保團體更指出1公斤牛肉,由飼養到被放於碟上,共耗用36公斤二氧化碳,相等於享受8小時冷氣的碳排放。碳是導致氣候暖化的元兇,食物的選擇,跟能源危機原來是息息相關。肉類食品的整個生產流程大致全電器化,需要耗用大量的土地及水電等資源。時下環保意識日漸提高,許多人會使用再生紙、參與資源回收計劃,更加節約用水,用電,既然大家都以各種方式來實踐減碳環保的生活,在此建議大家可以身體力行,逐步調節飲食習慣,奉行多菜少肉或素食, 為紓緩全球暖化出一分力。

素食的定義是泛指以植物為主要食糧的飲食模式, 世界上的素食因為各地的文化、宗教、產物以致人民生活條件有別而衍生出不同的模式, 從食材作分類, 大致分為三類:
1. 奶蛋素食(Lacto-ovo):以植物性食物蛋及奶類為主要食糧,不吃動物性食物及其製成品。
2. 奶素食主義(Lacto):以植物性食物及奶類為主要食糧,不吃蛋與含蛋食品,以及動物性食物及其製成品。
3. 蛋素食主義(ovo-):以植物性食物及蛋類為主要食糧,不吃奶與奶製品,以及動物性食物及其製成品。

基於慈悲,佛教護生戒殺,並鼓勵素食,「梵網經」及「楞嚴經」內均強調素食,亦提及如食用五種激烈味道的蔬菜會引起學佛的障礙。五種激烈味道的蔬菜合稱「五辛」是蔥、蒜、洋蔥、韭菜及興渠, 因此去除五辛之素食方為真正的佛教素食。 佛教素食可以包含奶及奶製品, 但不食蛋;另外佛教重視智慧,為免被酒精蒙蔽妄動,造諸惡業故不可飲酒。

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身體的基礎,進食後身體攝取食物中的各種營養, 轉化為能量以維持及保養人體。
素食者要達致飲食均衡, 日常飲食要包括以下幾類食物:
1. 五穀類:粥、粉、麵、飯、麥皮、糕餅、麵包—–碳水化合物為身體提供熱能及動力。
2. 豆品類:各式豆類及豆製品、黃豆、豆腐、豆漿——蛋白質及鐵質以供身體生長,細胞修補及新陳代謝。
3. 蔬果類: 各式果物,各種顏色的葉菜及根莖菜——橙色、黃色及綠色的蔬果提供抗氧化的維生素A及幫助身體吸收食物內鐵質的維生素C。
4. 奶類:牛奶、芝士、牛油——蛋白質及幫助頭髮生長的維生素B, 防止骨質流失的維生素D及保持骨骼及牙齒健康的鈣質。
5. 脂質:適量的優質食油——構成身體細胞與組織,優質食油含抗氧化及幫助血液流通的維生素E, 並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6. 堅果及種籽類:芝麻、南瓜籽、花生——鋅的攝取,人體組織需要適量的鋅用作協調體內功能;杏仁、合桃、 腰果、提供熱量並可轉化為脂質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均衡的素食,健康有益及環保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