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之旅

(作者:陳穎斌醫生)

            第一天到台灣,下著濛濛細兩,大家在野柳逛了一會後,就趕著坐車往法鼓山。法鼓山位於新北巿金山區,聖嚴法師於1989年因緣購得一塊土地,由於該地的地形猶如一個縱臥的大鼓,故此引用妙法蓮花經中「惟願天人尊,轉無上法輪,擊於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及大法雨,度無量眾生,我等咸歸請,當演深遠音。」而取了法鼓山為名。其實以開山時間而言,不過是十來年,但他對台灣佛教,甚至國際上的影響可謂極之深遠。一眾人等坐著旅遊車,在上山途中已見到一尊觀音像,是法鼓山的開山觀音像。其實法鼓山的歷史和觀音有對很深的緣份,當年在北投的農禪寺(下文再介紹), 由於信眾日增, 而且面臨遷拆的危機,要另尋可長久的道場用地, 在 1989 年 3 月 25 日的例行念佛共修會中, 聖嚴法師親自帶領僧俗四眾弟子, 共同持誦 21 遍《大悲咒》祈求觀世音菩薩加持,不久後就得到金山這塊地。而法鼓山的鎮山之物法華鐘,內外鑄刻有《妙法蓮華經》一部,共六萬九千六百三十六字、《大悲咒》一卷,共四百二十四字以及「多寶塔雙佛並坐圖」一幅,正如大家所知, 妙法蓮華經和 大悲咒都和觀音菩薩有著密切的關係。

到了法鼓山,我們一行人得到果品大和尚的招待,他向我們介紹了法鼓山的理念,就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而以「提倡全面教育、落實全面關懷」為方法,聖嚴法師尤其注重提高僧團的質素。在生活上,法鼓山提出四環,分別為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其實用佛教的語言就是淨化心、口、意三業和懂得和大自然相處。而在心靈建設上,法鼓山就進一步提倡「心五四運動」,分別為四安、四要、四它、四福、四感。

其實是一種知足而感恩,積極而放下的生活態度。在活動上,法鼓山除了傳統的法會、佛學班等,還有舉辦禪修班、禪藝生活、社會關懷和慈善活動。可以說是兼顧出家人、在家人、修行、生活和慈善等各種層面的需求。在法鼓山,我們見識了不少聖嚴法師的法語名言,例如「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可以說是極有啟發性。

之後,我們參觀了法鼓山的紀念館,了解聖嚴法一生的事跡,知道他如何赤手空拳憑一己的毅力和攝引力創建法鼓山並使它成為國際性的佛教組織。他的一生可說見證了既出世又入世、奉獻自己的菩薩精神;和見證了佛經所說的願力不可思議。其實這不可多得的毅力和攝引力可以說是台灣四大道場的共同特色。聖嚴法師主要宏揚的法門是默照禪和觀音法門。默照禪是禪宗曹洞宗打坐的法門,後來傳了去日本,以「只管打坐」聞名,而聖嚴法師又再把這法門傳回台灣。至於觀音法門其實包含了耳根圓通的自利法門和聞聲救苦的利他法門,基本上體現了觀音菩薩的悲智雙運、聞聲救苦的精神。故此,山上開山觀音像不但體現了法鼓山和觀音菩薩的因緣深厚,也代表法鼓山以觀音精神為修持和宏法的主旨。

由於時間所限,我們急急忙忙但又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法鼓山往農禪寺去了。由法鼓山去農禪寺,車程約50分鐘,幸好天公造美,在農禪寺時已經停了雨。農禪寺是法鼓山的發源地,是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的開山長者東初老人所初建,而東初老人正是聖嚴法師的剃度師。東初老人效法唐代百丈禪師所創立的叢林制度,希望弟子務農維生、禪修的生活為家風,因此取名為「農禪寺」。1989年,由於北投關渡平原重劃開發,農禪寺所在地被納入「關渡平原保護區」,而面臨拆遷的命運。也正是在這機緣下才促使了法鼓山的成立。而後來經多方的努力,農禪寺才免於遷拆。現時農禪寺已被重建並名為水月道場。水月道場這名字出自建寺時聖嚴法師「空中花,水中月」的指示。還未進入農禪寺,從遠處已能看到大殿後方兩樓層的綜合大樓混凝土牆面上,則刻了整部《金剛經》。而進入農禪寺後,又看到大殿西側整面牆上鏤空刻上《心經》經文。據說當光線投射進來時,能將經文映現到大殿的空間裡,但由於我們到農禪時已是日落西山,可見不到這景象了。據導賞員介紹,金剛經和心經分別代表了智慧和慈慧,正是菩薩精神的體現。而農禪寺大殿前方有一長方型水池,透過光與影的映照,特別是晚上能在池中映出月亮,正正呈現出水月道場的意境。我們還參觀了博物館,其中除了不少關於農禪寺早期的資料,還供養了阿難尊者的舍利。寺中還有開山時期所建之二層農舍與慈悲門,這兩處建築物現已被列為歷史建築了。

參觀了法鼓山和農禪寺這兩處寺院,前者呈現適應時代時代大眾,建立人間淨土的菩薩精神,後者呈現洗滌心靈的超然智慧,可以說是各擅勝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