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樂、眾樂樂,孰樂?

(作者:陳穎斌醫生)

賺錢越多是不是越快樂?是可以說是老掉牙的問題,不過近年學術界開始用比較客觀的方法去回答這個問題。一項稱為Gallup 世界民意調查的研究以問卷方式抽樣調查世界各地區的人的快樂程度,並和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作總計上的關連。結果發現如果該地區的收入愈高,該地區人民的快樂程度平均而言就愈高。這研究似乎顯示人的快樂程度和收入有著關係。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看它的圖表,我們會發現,這關係是呈對數線性關係,對就是說,隨著收入增加,同一程度的經濟增長會帶來越來越少的快樂增長。換言之,收入增長對快樂的效益會越來越低。當然,這研究是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對個人而言未必適用,因為我們往往會和週邊的人作比較,而不是和其它國家的人作比較。另一項在美國的研究顯示,隨著平均的收入增加,正面情緒也會隨著增加而負面情也會隨著減少,年度收入在每年75000美元(即約港元月薪48000)入後快樂情緒沒有再進一步的增長。對於注重靈性修養的人士,看了這兩份報告,大概會覺得很不爽。快樂不應該是心靈的東西而不是物質的東西嗎?對於小部份很高情操,很高修養的人可能是吧。但對於好像我這般的凡夫俗子,快樂可真的會和物質生活掛勾。不過以上所列舉的兩個研究也很清楚的指出一點,即使金錢能增加快樂,也有很大的局限,就是效益越來越低,甚至有可能出現停滯的現象,故此盲目的追求金錢其實真的是意義不大的。當然什麼是足够很難作客觀界定,也很受時代和地區影響,但多了這份認知,最少賺錢的慾望再不會是脫繮野馬了。

追求個人利益不一定是錯誤,但把大部份甚至所有的利益歸於已有是否是最應該呢?要答這問題前無妨先看看一些生物現象。我們的身體是由細體所織成的,就像一個團體由個體所織成。我們身體大部份的細胞都會進行有絲分裂(mitosis)以補充死亡和損傷的細胞,不過細胞染色體的一端有一樣稱為端粒體的東西,而在每一次有絲分裂後,這端粒體都會失去有一小段,而最終當端粒體越來越短時,有絲分裂將無法進行,而這系列的細胞只能宣告死亡了。對於這系列的細胞而言,如果能突破端粒體的限制,那麼該系列的細胞就能繁衍下去,對於該細胞系列而言,可以說是得到最大的好處。不過大家可知道端粒體有問題會變成什麼嗎?它們會變成癌症。在癌症的初期,這些細胞會掠奪其它細胞的利益,進行擴散和轉移,但當身體死亡後,很明顯這些細胞也會隨著死亡。由此可見,當一小撮人或利益團體壟斷了大部份人的利益,這小撮人最終也難逃滅亡。歷史上不少窮奢極侈的帝皇可以說是很好的寫照;而近年大家所關心的環保問題也是類似的現象。故此,爭取利益固然無可厚非,懂得分享利益才是長久之道。

我和年紀相若的朋友交談,往往聽到他們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且不討論贏在起跑線上是否等於增加長線勝利的機會,我聽到這句話時往往會想,人與人之問是否真的只有競爭關係而沒有其它模式嗎?試想想,作為人類,我們論速度不及美州豹、論氣力不及獅子老虎、論環境適應力可能連蟑螂也不如;但事實上,我們人類現在已支配了地球大部份之資源。我們靠的是什麼?當然有不少理論企圖解釋人類的獨特之處,但有一點肯定有影響的就是人類往往可以靠合作和群體的力量去戰勝猛獸、克服困難。大家可能聽過一句話“同行如敵國”。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對吧?不過在你輕信這句話之前無妨去參觀一下香港的時代廣場,你會發現那裏的商店是以主題安排的,往往賣類似商品的商店會放在同一層。不是,“同行如敵國”嗎?這樣安排他們如何生存呢?但是去過時代廣場的人都知道,那裏可以說是客似雲來,正因為相同正題的商店會放在同一層,消費者覺得選擇多,反而增加了顧客的流量。其實這現象並非時代廣場所獨有的,去看看賣電子產品的黃金商場,你會看到同一現象。而且競爭中帶有合作,除了在商業上,在其它範疇例如醫療、研究等也不難找到,有時其至連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達成合作關係也不自知。我並非在這裏抺殺競爭的存在,事實上,我們很難想像完全沒有競爭的社會,只是想指出競爭並非唯一的互動模式,而且競爭中往往也有合作的層面,更加無須視週圍的人如死敵。試想想萬里長城是誰建成,直覺的答案是秦始皇,對吧?錯!秦始皇恐怕連一塊石頭也沒有搬過,萬里長城是當時千千萬萬的人民所建成的,其實大部份偉大的功業都有賴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隨著時代的推演,合作關係的需要只有與時俱增,不相信嗎?你看看諾貝爾獎的科學方面的得獎者,以前往往由單人獨得,現時卻由數人共享,這不正是需要合作才能有所成就的最佳寫照嗎?

要達成好的合作關係,不但要合理分配利益,還要懂得互相尊重,每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劉邦曾問韓信劉邦自己能帶多少兵而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說劉邦能帶十萬而韓信自己則多多益善,劉邦反問韓信為什麼韓信肯臣服於他,韓信指出自己能「將兵」而劉邦能「將將」。這不正是各司其職的寫照嗎?要知道自己該扮演什麼角色,就要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可是要時間和努力才能培養出來的。看不到自己能力的局限,很容易就會有憤憤不平之心,而這憤憤不平之心往往會引致當事人做出不理智的極端行為。

每個人一生的成就都不同,有部份人會較順利,看些較不順利。當一個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已滿足時,他應該做什麼才能得到更多的快樂呢?前一段已經分析了無窮追逐用途不大。以下一些有趣的實驗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在美國曾進行了一項調查,涉及632個美國人,他們月支1700美元,而其中平均約146美元用於幫肋他人,而有趣的是,這些人的快樂程度和他們花於幫助他人的金錢成正比。而這批人中,有16位員得到平均4900美元的額外花紅,而他們一個月後的快樂程度和把這些花紅花在幫助他人的數目也成正比,而有趣的是花紅本身的數目和快樂的程度沒有統計上的關連。另一個實驗是給予46位人士5或20元美國,但限他們在下午五時前以指定的用途花掉,結果,把錢花在幫助他人身上的比起花在自己身上的較快樂,至於他們是收到5或者20元, 以及受試者本身的受入可和快樂無關。這三個實驗,從觀察平時的消費模式,以至在意外之財時的消費模式,再到指定的花錢模式都顯示,把錢花在幫助別人時比起花在自已身上快樂較大,而這快樂和本身的收入和額外錢財的多少並無必然關係。簡單地說,這些實驗為“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建立客觀的證據。故此,當我們有餘力之時,無妨把部份用在幫助他人身上,這樣會帶來更大的快樂。

總而言之,我們要明白這世界根本就好似一張繩網,一處的移動會帶動其它地方也移動,我們根本無法離群生活,故此我們處事也須抱著對世界負責的態度。人生在世,際遇往往無從預計,要生活得快樂就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