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即菩提

(作者:林富華副會長)

我的學佛因緣在平常的生活中來,約二十多年前,我遊覽大嶼山大佛後,在回程的渡輪上,隨手拿來一本免費佛經故事書,閱讀書本內一個很有趣味的故事-《金剛經》中佛陀和哥利王的故事。

佛陀未成佛前已是一位非常有修行的人,有一天,當時的國王哥利王帶著他的臣子和妃嬪去郊遊,見到一大群人正圍著一位身穿白衣的人,人們正聽他講道。哥利王問他的侍從︰「這是誰?」他的侍從答道:「這是一位十分得人敬愛,修行很高的人,尤其忍辱層次十分高。」哥利王看見聽眾們對這位白衣人(即佛陀的前身)十分恭敬,程度比他身為國王更甚,又對他說的話聽得如此入神,便想知道眼前這位究竟是何方神聖,同時也生起了妒忌心。哥利王上前向佛陀說:「你是一位高修行的人,尤其在忍辱方面有相當的境界,這一定不是真的,是騙人的。現在我砍你一隻手指,看看你是否真能忍辱不動。」哥利王隨即命令他的侍衛把佛陀的其中一隻手指砍下,雖然佛陀因此失去了一隻手指,但他沒有生出忿怒,仍是不動。哥利王認為佛陀這不動只是在強忍,而非所謂真正的修行,於是他便命令其士兵再砍下佛陀另一隻手指,看看他還能強忍多久。眼見佛陀並沒有因此作出任何反應,仍是不動,哥利王因此變為更瘋狂、忿怒、失控,同時也激起了他暴君、殘暴的本性。於是,哥利王繼續命令其士兵砍掉佛陀的手、耳朵,佛陀仍是不動,哥利王更瘋狂地下令再割去佛陀的鼻子和腳,更挖去佛陀的眼睛,佛陀仍是不動,人人都跪下向他哀求,但哥利王是一位非常殘暴的國王,只有自己認為對的才是對的,心裡只充滿了暴戾、忿怒。無論在場的人民,甚至身邊的隨從再三勸他,說佛陀只是一位修行人,要求哥利王放過佛陀,可是哥利王卻已迷失本性,變本加厲。

一位甚深修行的人常會得到很多天上的護法暗中保護,雖然佛陀仍是不動,沒有忿怒,沒有怨恨,但天上的護法卻因哥利王的惡行而震怒,令天地變了色,飛沙走石,風起雲湧,在場的人見到這情景,無不驚慌下跪。過了一段時間,風停了,沙石平靜了,佛陀仍是不動,但佛陀身上曾被割去的地方,一一回復原狀。佛陀告訴眾人說:「如果我當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的心應生憎恨、抱怨、憤怒,怨自己為什麼出現這些苦難;又或是因此對哥利王無理的粗暴行為忿怒,我的心因此而動了,身上被割去的便不能一一恢復原樣。」這是一個充滿趣味,卻是十分有意義,能令人充滿啟發性的故事。

我放過了人
當時我看完這個故事,認為佛陀很不同,有很利害的氣量和忍辱的胸襟,這樣的情況下,「心」仍不動。雖然我只當這是個故事,但這個故事卻使我對當時正面對的問題,生出不同的思考。因為當時我正處理工作伙伴之間的問題,在利害、得失中令自己很不開心而感到苦惱,導致合作上既不暢快又麻煩。看完這個故事,我問自己為何不學習佛陀?我應該不再為這些利害、得失問題而煩惱,而且心要不動。我所謂的利害問題、對錯是非問題,工作伙伴做了一些令我很不高興的事,我想想,比較佛陀的故事,我並沒有被割去手指,也沒有被挖去眼睛,原來看來很大的事,因此變成只是不大的事。我便對自己說我也要學習佛陀一樣,不要因這樣的人和人事而心中生氣,心要學習不動,不要因對方的錯失、利害、得失而起憎恨。就是這樣的思想轉變,我回到公司後落實去做,本來跟那位工作伙伴出現關係的問題好像都沒有了,感覺自己大人大量,更高見地,「我」就這樣放過他們。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看到對方工作更起勁,比以前開心,自己也一樣,這感覺真的很好,我放過他們的錯失,很好。

我放過了我自己
又一段時間,有一天,我自己突然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感覺我自己是真的快樂多了,為什麼?我因而思考這是為什麼,剎那間,我發覺我一直認為我快樂多了,是因為我在放過別人,但原來我發現自己實在是「放過自己」,我第一次發覺「我」和「我」的問題。我的快樂感覺是來自於我放過了我自己,有很不同的感覺,我放下了我的執著,執著我的「自我」,那就是我的第一次「悟」。自此,我努力去看《金剛經》中究竟還有什麼,這亦是我開始接觸佛經的因緣,也因此我最喜歡《金剛經》。

此後多年,我如常地非常積極人生和工作,努力奮鬥進取,也努力學佛,研讀不少經典,我專注於要將佛陀的說話努力落實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人生上,實際地去體驗、求證。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我又『悟』了」,這樣日復日,年復年,一次又一次的「悟」,後來一次又一次的覺「悟」「前悟」而自己感到好笑。今日看來因為原來自己是日復日地「悟」,年復年地「悟」,只是去落實一次又一次的又再「放過自己」,放下「自我」,一個又一個的「自己」,一個又一個的「自我」,發覺都不是真正的「自己」,「自我」不是「自我」,卻被這個「自己」這個「自我」支配奴役而不知,一次又一次真令自己好笑。

原來學佛、修行就只是不斷認識自己、認識這個自己,不是自己,就「放過自己」,這個「自我」不是「自我」,就放下這個「自我」,只不過不知「自己」,「自我」是這麼大、這麼多,放下了又放下這麼多年仍有「大把」!這個一直牢牢執著的「自己」、「自我」真是可笑。雖然如此,但這樣每一次的「悟」,每一次的放下,我感到真正的開心、快樂。

學佛就是透過學習佛陀的智慧,必須落實在人生上、工作上、生活上及人際上才能體驗、才能行證,看經、背誦經文不可能因此在自己內心深處有所體驗而變化,學佛先從認識「自己」,不斷要更深認識「自己」,因此要先從認識「自己的心」,更深入地是體驗覺察這個「自己」並不是真正的自己,這個「我」,不是真正的「我」。我們可從哥利王的故事看事和佛陀心不動上思考,我們試試落實不思善、不思惡,這樣你是否見到你的「心」,是怎樣的?你真的認識它嗎?我們只要清靜、不主觀地覺察自能發現我們大多的煩惱、不快樂的根源是來自對「自我」的執著,這個「我」、「我的問題」,隨歲月累積,你更執著,以為這就是「你」自己,學佛、修行中最難就是放過自己,放下「自我」,放下又放下…….放下我們最最的「執著」,「執著」實在就是執著我們自己不斷製造的「自我」為「我」而不知,所以很多人口說放下,實際不知「放下」,不知要放下的就是你自己的「自我」,當我們覺悟這「執著」,又能從此不斷覺察地放下、又放下,我們自然可以體驗我們的原來,本來無窮無限的智慧,體驗行證佛陀的說話,我們自然會變得本來的自在、快樂和無限、無窮的智慧,也自然積極努力人生,利人利己。

學佛一定是在你日常生活、工作、家庭、社會、行、住、坐、卧的人生中努力落實去做,「煩惱即菩提」,覺悟原從「煩惱」、困苦、壓力、挑戰、是非、善惡中來,要能積極面對一切人事物和得失,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只有真正的落實,你才可以體驗你的執著,你才可放下自我,內心得到真正的轉變,出現你真的「心」,體現真真正正的「我」,你本自有的「我」,你的智慧自然無限,自在和快樂。

「靜坐」
修行一定只有在滾滾紅塵的生活、人生中,我們要和光同塵,同時需要有好好靜坐的配合,以增加自己的覺察能力,要因此能更深地認識真正的「自心」。「學佛先從識『自心』,『自心』深處最難尋,若能尋到無尋處,始信凡心即佛心」,很多人都有靜坐,但大部分人靜坐多年仍是一般的靜坐,靜坐最重要就是你坐下來時可以更清楚觀照、覺察你的「自心」,大部分人常因此被來來去去的念頭、妄想困擾而將靜坐只流於形式、功課,例如多年仍然以數息、念佛號來控制念頭,未能踏入好好的「靜」,要有真正的「靜」才能令你從內心產生影響身心徹底的變化。

常常有人問為什麼他靜坐得不好?其實主要的原因是你首先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人際關係之間,常常能夠觀察、覺察自己內心的變化,鍛鍊出常常心、口、意如一的心,就像佛陀與哥利王的故事,學習佛陀常常心不動。在積極人生的過程努力進取人生的同時,必有順利、挫敗、是非、得失;是要這樣在生活、待人接物上常能努力應事、應物,做好它;在面對人我、是非、利害、得失而生出的心放下;是要動中能靜,這是最重要的基本。要踏實、要多體驗去做,一步步才能做得好,當然是十分不容易,但只有日常生活做到動中能靜,你自然能體驗覺察原來「煩惱即菩提」,覺悟原來從覺察煩惱中來,人當於難制處下功,常常動中能靜,你才可靜中能靜,你在靜坐時才可以進一步做到靜中能靜,這樣才可能進入真正的「靜」,這樣的「靜坐」才算「靜坐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