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五蘊皆空-佛教與科學觀(一)

今天的講座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佛教跟科學的關係。佛教是不是迷信、消極、不科學?很多人有這個疑問。很多人問我:「你是科學家、是大學校長,為什麼要信佛」?這是個很奇妙的問題。正因為我是科學家、大學校長,若我相信佛,我必會對佛教作過一定的瞭解。從科學、教育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佛教比任何宗教更殊勝、更科學!
發生在我們身邊大小的事情,比如:海嘯、大地震、美國911事故等等,大家會覺得非常悲傷、無奈。生、老、病、死無人可避免,世事是無常的,我們應怎樣面對?怎樣幫助自己和身邊的人減少苦惱?《心經》第一句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只要我們能深入證悟五蘊皆空,同時運用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就會逐漸遠離苦惱。我在一九九八年寫了一本書《心經與生活智慧》,二OO五年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分享“色即是空”的講座,最近幾年我從科學的角度再揣摩這句佛偈,亦有新的體會。
今天我的演講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 (一)、佛教的「核心思想」、 (二)、科學的宇宙觀、  (三)、佛教與科學、  (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如何處理現實生活中問題、 (六)、總結
其實今天的演講是去年夏令營的重複,但在科學的宇宙觀及與佛教的關係兩方面都增加了一些新概念。明海方丈說,每年參加夏令營的營友都是新一批朋友,只要演講內容對營友有説明,重複是絶無問題。多謝明海方丈的慈悲。
(一)      佛教的「核心思想」
我相信你們對佛教的「空」已有一定的理解,所以我先很握要地介紹「空」。佛教最重要的思想是「緣起」,也就是說一切事物、現象,包括精神面貌不會突然間發生,也不會獨立存在,一定有一個因可尋、有緣可以找。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蘋果,首先肯定要有一顆蘋果種子,這是因。但單有一個因也不能變成蘋果,一定要有泥土、陽光、水分和肥料等等結合起來,才能變成一棵樹,產生蘋果。所謂“緣”就是一切環境條件的組合,包括泥土、陽光、水分和肥料等等,沒有這些條件,單一個因也不能結出任何果的。
因為緣(環境、條件等)是經常在改變,所以果的質素亦隨著而變。比如說,在溫室培養的蘋果非常好吃,如果泥土缺乏肥料,種出來的蘋果營養不足就沒那麼好吃,但是也是蘋果。所以我們只要能調校或者控制緣,這個果是可以預知的。比如說很多學生做化學實驗,如果他們根據老師提供的一切條件來做,若重複來做,必得到同一的結果。但是假如學生不根據老師制定的方法,多加一點東西,如加熱的時間長一點,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所以改變緣,果就可以被改變。但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控制所有的條件(即緣),所以果便不能確定。
緣是千變萬化的。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控制全部的緣。佛教強調種善的因肯定會有好的果,種惡的因有壞的果,但是好到什麼程度,壞到什麼程度,便要看緣的結合情況。所以我們做人要多種善因、廣結善緣。孟母三遷是個很好例子,最終是為了讓她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環境成長。
一切因緣所生的萬事萬物及一切現象是不停地改變著,可快、可慢,佛教稱之為「無常」。比如說,我們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有沒有意外?有沒有橫財?因為人生是無常的。一切因緣產生的萬事萬物也不能單獨存在,必定受周邊的環境所影響,比如說我們的感受,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無我」。
無我不等於沒有我的存在,而是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本質存在。這個「我」代表一切事物及現象,它們不會停下來,一定會跟著周邊環境互相影響。一個人,你不能肯定他是什麼樣的,比如我潘宗光,你怎麼看我、我的學生怎麼看我、我的太太怎麼看我、我的孩子怎麼看我是完全不一樣的。再比如說,一個人通過不正當的手段賺很多錢,在法律上他是一個壞人;但他將錢幫助很多人,他又是善人;而且他非常孝順,媽媽說他是個孝子。那他是惡人、善人還是孝子呢?那要看從哪個層面、哪個角度來看了,所以難有一個完全正確的解釋。
就像水,我們看到是水,很簡單,但是我們是不會完完全全瞭解水。比如我們對水的瞭解跟生活在海裡面的魚相比,它們對水的看法及感受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究竟水是什麼東西呢?我們習慣從過往經驗的角度理解水,但這個理解肯定不是全面的,不是水的本質,只是水所呈現的某部分形態。魚從它們的角度看水有不同的看法。在沙漠你要水還是要鑽石?鑽石雖然很多人喜歡,但是在沙漠、在很乾燥的地方,我相信你會選擇水,因為在這種條件下水比鑽石更為珍貴。
佛教用「空」這個字來代表宇宙的本質。佛教的開創者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覺悟了宇宙的本質而成佛,是什麼樣的覺悟呢?他對宇宙的本質、宇宙的自然運作規律完完全全明白,但不能全面地講出來,一講出來就會有偏差,因為人間的語言及任何表達方式也太膚淺,不能全面表述出來。但佛陀非常慈悲,不會因為不完善就放棄。他希望幫助我們明白宇宙的自然規律;只要我們的生活取態能回歸自然,煩惱就會減少。所以佛陀用因緣果(緣起)及其所衍生的無常、無我概念來代表宇宙的一切本質及其自然規律。
什麼叫五蘊?五蘊包括兩個部分,就是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的精神面貌。色代表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的肉體、眼、耳、鼻、舌,其實也代表一切物質。受、想、行、識代表了我們精神的部分,是不可觸摸的精神、意識、感受等等。我們日常生活中習慣地認為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嘗到的、觸到的是實實在在地存在著,我是實實在在的,我這樣做是實實在在的。很多時候甚至可以用很多科學理論及實驗證明它們是存在的,比如醫生可以看到我的病是存在的。同時我們的時間肯定是不變的,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在香港、在美國、在歐洲亦同樣一分一秒地過去。
但佛陀說這些看起來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其實不是真實存在,只是表面顯現為這樣而已,它的本質並非如此。這個想法不容易明白,但佛陀說是這樣的,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事物是不停在變化、不實在的。空性是互動互融,是無常無我的,更重要的是整個宇宙一切的動力是不分彼此,包容及平等的。
佛及諸大菩薩們是跟宇宙同體,他們均以包容心、無分別心及平常心,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態看待我們、看待一切眾生。在他們眼裡一切有情眾生是平等及不分彼此,他看我們跟他並沒有分別。我們的痛苦好像是他的痛苦一樣,他希望幫我們解決一切問題。比如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是非常大的慈悲;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更是大慈大悲的典範。在整個自然界,無論是誰,太陽都同樣照耀,無論有錢、沒錢、健康、不健康、人、動物、樹木都同樣照耀。只要我們接受它,它就給我們。就像大地承載我們,但我們人類非常貪心,不停的從地球苛索,但地球沒有埋怨,依舊不偏不倚、沒有分別心地照顧一切眾生。
整個宇宙的本體是空性,所以佛教說色即是空,即一切物質都有這個特性——「空」的特性,就是無常、無我、包容、無分別心、無獨立性。既然我們本身的感覺器官:眼睛、耳朵等等是空的,而所接觸的外境也是空的,我們的感受也不可能是實在的,而是變化無常的。佛教說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簡單來說,就是「五蘊皆空」。
但空不是空無,不是什麼也沒有,空是一種非常神秘、不知道、不可見、但亦不可理解是甚麼,就好像《道德經》中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世間萬事萬物是從「空」體現出來的。我們說「空即是色」,空就是五蘊。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因、緣、果」或簡稱「因果」,或「緣起」。佛教強調宇宙的一切「無常」及「無我」均是「緣起」法的自然效應。所以「色即是空」,「五蘊皆空」,佛教亦稱之為「緣起性空」;而「空即是色」,「空即是五蘊」,佛教亦稱之為「性空緣起」。佛教徒要相信「因果」,要多種善因及廣結善緣,避免做壞事,要修心放下執著。從而能離苦得樂。 因此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是在學問上、理論上多瞭解空、無常、無我。更重要的是在修行方面,在行動上我們對外的行為舉止,對內的修心養性,應以空的無分別心、包容心的動力來善待一切眾生,透過修心養性來體證空性,這樣我們本自具有的智慧和慈悲慢慢便會提升。
但這個不容易做到,我們只能通過修行,例如禪坐等才能慢慢瞭解空的含義。只有大菩薩,例如觀世音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才明白什麼是空,我們凡夫不容易,但我們必須要慢慢學習。
現在讓大家輕鬆片刻,細心欣賞一首「因果」的歌,4分半鐘,希望大家能細心體會歌詞。(播放「因果」歌)大家是否覺得這首歌很好聽,我很喜歡歌詞的幾句說話:「你造什麼樣的因,就受什麼樣的果」,「什麼樣的執著,嘗什麼的苦果」,「願你能心念思想轉個彎,世界將會無限寬」。
(二) 科學的宇宙觀
因為很多人說佛教是迷信、不科學的。現在讓我先從科學的角度來認識宇宙,你便會驚訝佛教的科學性。請先看以下一輯短片。
(以下為講解視頻片段)這短片內容是說明從最微小的電子,光子等引申到非常龐大的宇宙太空,首先是從基本粒子,例如電子,誇克等慢慢到原子,單細胞。單細胞的生命體也非常小,一點雨水裡面就包含很多生命,跟著到我們人類,然後遠離地球,月亮。慢慢我們看到整個太陽系,跟著是很多的星星,接著我們看到的是銀河系,銀河系裡面有很多星星,我們太陽系只是整個銀河系裡面的一點。整個太空裡面有很多類似銀河系的星系組(Galaxy Group),整個宇宙大概有1,000億個星系組,最後我們到了宇宙的邊沿。現在很多科學家相信我們的宇宙(Universe)不是唯一的宇宙,而是有很多共存的多重宇宙(Multiverse)。
這個片段很簡單地介紹從最微小的電子到遙遠的大太空,若以人的高度:米(meter)為單位,基本粒子,例如電子的大小是1米的10-18,到宇宙的邊沿是1米的1026 (離開地球約500億光年),差距是很大很大。那麼我們地球是大還是小呢?我們在地球生活覺得地球非常大,但在整個宇宙來看地球只是一個微塵,非常微小。所以大跟小是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答案。
在二十世紀初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Principle of Relativity)非常成功地解釋了整個宇宙宏觀的現象,包括太陽系、星系、虛空等的一切自然現象。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就是:我們習慣認為一切物質及時間是實實在在的,但愛因斯坦指出這種觀點是錯的,品質、空間、速度和時間是互相影響,比如說速度可以影響物質的品質、空間及時間,一切物質、空間、時間是變數,不是實數,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科學思想。我們常常覺得時間一秒就是一秒,一分就是一分,一個小時就是一個小時,是肯定無誤的,但事實上,這是我們錯誤的理解。
比如說晚上看天上非常光亮的星星,你的感覺是怎麼樣?星星就在這裡(頭頂或某方)是不是?我們看到星星是在現在這個時間在這個地方,其實你要明白這個星星可能離開我們很遠很遠,它放出的光以光速計算,是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來到我們這裡,星光可能要經過十億年的時間才來到我們的地球,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星光其實是十億年前放出的光。大家明白我說什麼嗎?等於說這個星星是十億年前在這裡,而不是現在,它現在存在於哪裡我們不知道,可能已經消失、可能已經轉移。所以你現在看到的這顆星星,感覺上它就在這裡,其實不是,可能一萬年前在這裡、可能一億年前在這裡、可能五十億年前在這裡。所以我們認為是同一時間存在的東西,其實可能是有很大的時間差距的,而我們卻並不知道。
第二個例子也是很容易明白的。比如打雷閃電,我們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但其實打雷和閃電是同一時間發生的。在天空中的雲層產生變化,產生的聲音跟光同時發生,但光的速度快,雷聲音的速度比較慢,所以感覺上先有閃電後打雷,其實是錯的,它們是同時發生,所以我們所看到和聽到的,是我們對時間錯誤的瞭解。
第三個例子可能不容易明白,是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衍生出來的。假如我站在這裡,一個朋友開跑車,車速每小時120英里,理論上我過了整整30秒,而他只是過了29.9999999999995,這個差距非常非常小,我們是感覺不到的,亦無法用現有的方法測量出來,但在理論上他們是有差距的。假如這個速度快一點,不是每小時120英里,而是接近光速(每秒300,000公里),那就不一樣了,時間差距便變得很明顯了。
第四個例子是說乘太空船做星際的旅行,從這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太空船的速度很快,接近光速。從愛因斯坦相對論來講,在太空船的人,他們感覺過了三年,而我們在地球已過了三十年了。可惜現在還沒有這樣快的交通工具,所以我們亦不能作實驗來證明。
第五個例子,我們經常用的GPS導航系統,其實裡面已經計算了時間差距,因為人造衛星的速度比我們在地面的速度快很多,我們在地球上,它在地球外面。當速度不同的時候,時間是有差距的。如果不調整這個差距,根本不能準確量度地面的距離,因為每天起碼有十公里的累積差異。但是因為調教了這個時間的差距,所以導航系統才能正確定位。
所以,時間不是實在的!時間是個動態,是無常的。速度快,時間就過得比較慢;速度慢,時間就過得比較快,這是相對的。但是我們一般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亦看不到這個差距現象。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如果速度快,不單單影響時間,同時也影響我們平時瞭解的品質及體積。以太空飛船很快的速度為例,從相對論引伸出來的結論是:
第一、活動速度會改變距離。
當太空飛船由一個星球飛往另一星球,我們會發現兩個星球的距離因著太空飛船的速度而縮短,即整個空間的大小也會因應活動的速度而有所改變。
第二、太空飛船及裡面的人體積會縮小,但品質增大。
也就是說整個物質是不斷地改變的,品質改變,體積改變。
理論上空間也好,物質也好,都不是實實在在的,是不停改變的。只要我們有活動、有速度,品質、體積、時間、空間就會不停地改變。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感覺不到,為什麼這樣?因為我們現在的一切活動、交通工具無論多快,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很慢的,時間差距可能只是0.0000001秒,我們根本感覺不到那個分別,但是不等於這差距並不存在,只是我們感覺或測量不到而已。所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速度、空間和物質是在不停地改變的。
二十世紀初期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非常成功解釋了世界的另一個極端——最微小的極端。愛因斯坦解釋的是大的空間,量子力學解釋的是非常微小的空間,包括粒子、光子、原子等等。它有兩個基本原理,一個叫測不准定理(Principle of Uncertainty);一個叫物質二重性(Dualism of Matters)。也就是說一切微小的東西,是非常不穩定的,沒有固定的位置。甚至可能是不佔有空間的微小能量波動,同時,這個粒子或者電子等等可以同時存在不同的地方,而我們想知道它在什麼地方根本是不可能,因為每個觀測者本身所採用的測量方法亦影響著這個粒子的位置及其動態。
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我們的一切行為,包括心意,可以影響周邊的粒子、電子。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看,假如我們能夠縮到非常非常細小,比如一個電子那麼小的程度,我們就擁有特異功能——可以很容易穿過非常堅厚的牆,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的地方。
相對論跟量子力學雖然非常成功地解釋不同層面大空間或微小空間的情況,但它們兩者之間也有不能協調的地方。雖然愛因斯坦窮一生追求一件事,希望能找出一個單一及統一的理論來解釋一切時空(從最小到最大的太空),但是他未能成功。結果在他去世以後,在二十世紀後期,很多物理學家及數學家提出一個新的理論叫弦論(String Theory),這個弦論現在慢慢發展到M-論(M-Theory),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從最微小到最龐大的一切事物及現象,也就是說從原子到地球再到無盡的星空彼端的不同空間,都可以解釋得到。
在我解釋弦論之前,我先介紹一交響樂隊的演奏過程。一交響樂隊,有大提琴、小提琴等。如果每個琴手自己彈自己的琴,就會雜亂、不好聽,但是假如他們跟著一個樂章來彈就不一樣了,當每個琴手彈一條弦,每條弦產生一個音符,很多不同的音符一起產生非常和諧的樂曲。這個樂曲也跟著樂章慢慢改變,到高峰,變來變去,沒有一刻停下來,直到這個交響樂完了,每個琴手離開。但是每個琴手平時都會不停地練習,下次緣分到了,再聚在一起彈出另一首美妙的交響樂,
弦論(String Theory)相信世間一切萬事萬物基本的粒子、電子、原子、光子、誇克(Quark)等等,實際上不是實在的質點,而是一種非常非常小的細絲,(是物質的最小極限,是一條細絲或是極細小的橡皮圈),物理學家稱之為弦(string)。這個弦不停地震動(vibration),震動的時候有一定的頻率(frequency)及震幅(amplitude),它就會產生一特定的音符,相當於一特定的能量。弦論家相信每一特定音符相對於某一基本粒子,如電子,光子等。而萬事萬物都是從基本粒子組成,即是從很多音符組成,假如有很多很多弦聚在一起,當它們震動的頻率互相沒有關係的時候,就好像各琴手彈自己的琴,而不會產生交響樂。但假如它們根據某個規律擺動,互相協調、製造和諧,能量互相加大,就會變成一個非常美妙的交響樂。
因為愛因斯坦說能量(E)跟品質(M)是可以互相轉變的,E=MC2(C代表光的速度),當很多微小的弦聚在一起,和諧共振,它們能量互相協調,跟著變成更大的能量,這個大的能量可以以一種物質或現象的形態展現出來,換句話說,一切物質及一切現象就是很多相關的弦在和諧共振下產生出來不同的交響樂。假如這個緣分離開了,好像交響樂演奏完了,這些不同的弦就分開,而這個物質或現象就不復存在,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在一九九O年所出版一本非常好的書 The Elegant Universe by Brian Greene,》《優雅的宇宙》
現在看一個短片(播放短片)。總的來說,原子、電子及所有基本粒子其實不是實在的,它們只是弦在不同震動模式下所產生的不同音符,這些音符聚集在某個環境,產生非常大的能量,好像交響樂一樣。所以萬事萬物,以至你與我,都是由很多很多的弦在某環境條件下聚在一起,跟著某一特定的規律(樂章),而演奏出由不同音符的和諧共振所組成的交響樂(更大的能量組合)。交響樂完了,當環境條件改變了,以至消失了,這個能量所展現的形態亦會改變甚至會分散回歸到本來的各自的小能量(粒子)。
弦論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快速發展出來的,我讀書的時候還沒有弦論這件事。量子力學首先打破了我們對很微小物體是一實體的概念,而弦論更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物質的瞭解。萬事萬物就是由不同的音符、不同的弦聚在一起和諧共振演奏出來的交響樂。所以一切物質,包括你與我都不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的,只是能量某個形態的展現。能量能展現出一個我、展現出一棵樹、展現出狂風暴雨。
但要注意的是弦論還在發展的初階,是還未經實驗證明的理論,但是很多很著名的科學家,包括霍金教授(Stephen Hawking),經常在全世界介紹弦論,他們相信弦論可以演變為統一理論(Unified Theory)解釋整個宇宙的本體、解釋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
現在我先做一個科學的小總結,根據以上理論,一切物質、空間與時間都不是實有,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們是無常的。一切物質與現象都是根據一定的條件凝聚產生出來,會跟條件改變而改變,當條件分散了他們就會消失,這是科學的第一個總結。
宇宙是怎麼來的?很多科學家是傾向大霹靂(Big Bang,或俗稱大爆炸)的理論來解釋宇宙的源起,整個宇宙是由一個非常微小而密度與熱度極高的能量突然間大爆炸產生的。大爆炸後膨脹得很快,過程中同時也形成了空間與時間及一些基本粒子,以至一切物質。有些科學家認為宇宙的黑洞不停地吸收能量,當能量越來越多的時候,它的壓縮力就越來越大,到某個時刻,可能會有新的一個大爆炸,並產生另外一個宇宙出來。有些科學家認為黑洞的核心可能通往另一個宇宙的入口,我們現在看到整個宇宙內的,星星、太陽、你、我、一切的動物、植物,我們統稱為物質(matter),其實物質在整個宇宙裡面只占非常低的比例,還不到5%。還有一種看不到、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物質,叫暗物質(dark matter),占整個空間的23%左右。還有我們看到的太空,科學家認為它不是真空,裡面有一種東西,是神秘的、不能解釋的,他們稱之為暗能量(dark energy),占72%。也就是說我們宇宙有三種東西,最大的是暗能量,跟著就是暗物質,而我們看到的物質僅占少於宇宙的5%。這個暗物質與物質結合起來,產生我們現在看到的星雲。我們的地球、整個太陽系只是宇宙的一個小單元,而宇宙裡面有很多個太陽系,很多個銀河系,很多個單元,所以在我們的地球之外,很大機會是有其他的世界及其他生命體的存在。暗能量充滿了整個太空,並產生萬事萬物,所以科學家相信,整個宇宙是從大爆炸開始,跟著急速膨脹而產生空間,時間與物質,所以空間,時間與萬事萬物是無中生有的。(但要小心,這個無不是真正的無,但亦不知是甚麼)。大家可參考兩本書:二O一二年出版的《A Universe from Nothing by Lawrence Krauss ,及一九九八年出版的《The Inflationary Universe by Alan Guth,》《膨脹的宇宙》。
所以,第二個科學小總結就是:一切物質、空間與時間是無中生有的,太空不是甚麼都沒有的空無,而是充滿一種神秘、不知道是什麼、看不見的暗能量。
最近幾年,有些非常傑出的科學家相信,宇宙的一切不是客觀的存在,而是受到人類意識的影響。沒有生命,沒有意識,便沒有真實的世界,他們的思維主要是跟據量子力學非常詭異的現象。
雙鏠實驗(double-slit experiment)證明任何基本粒子,在沒有被觀察時,是不會有一確定的狀態,它一定會同時存在於各種可能的狀態,例如同時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可以是佔有空間的粒點或是不佔有空間的微小能量波動。但只要一被觀察,粒子就只出現某一確定的狀態,例如在某確定的地方出現。
同一量子體系的幾部份,(例如同一原子內的電子),分裂而向不同方向移動,每一部份都處於各種可能的狀態。若其中一部份(例如某一電子)被觀察而突然出現某一確定的狀態,其他部份(即其他電子)便會立即調整自己的狀態與之相應,無論其他部份互相離開多遠或多長時間。這種關係被稱為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
很多傑出科學家,例如劍橋大學的Roger Penrose,相信大腦有無數互相糾纏的電子,它們本應處於各種可能的狀態,人只要有一雜念妄想,這些電子便突然出現於某確定狀態,互相傳遞資訊,構成我們的意識,意識念頭過後,這些電子又回復處於各種可能的狀態;如此迴圈不息,意識念頭不斷產生。大腦中的電子亦很可能與身體以外,以至宇宙中的很多電子互相糾纏,因為他們都來自同一根源「大爆炸」。所以一旦意識產生,這資訊亦立即傳遞出去宇宙各方,不受時空限制。
光子是資訊傳遞的一個重要媒介,假若處於不同地方或不同時間,但互有糾纏關係的光子,若其中一方接受到任何資訊,所有資訊便會立即傳遞到另一方去,完全超越時間與空間。愛因斯坦首先提出Einstein-Rosen bridge(ER橋)或俗稱Wormhole(蟲洞)的概念,可穿越「時空」,連接時空相隔的兩點。
Robert Lanza (幹細胞權威)提出「生物中心論(biocentrism)」,他指出人類的意識是創造宇宙的最重要部份。生物是真實世界的中心。其他的著名科學家,例如普林斯頓的John Wheeler及史丹福大學的Andrei Linde均相信人的意識會影響我們所認識及感受到的現實世界,意識深深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不斷改寫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命運。人類意識是創造及發展真實世界的重要元素。強烈的意識或有共同願望的羣體意識所導致的影響更大。
所以第三個科學家小總結是:宇宙的一切彼此不斷地互相影響(重力以外的另類關係),而意識可以影響物體與生物,甚至可以創造及改變我們所認識的世界
根據能量不滅定律,能量是不會減少、亦不會增加的,而物理學家相信我們整個宇宙裡面有兩種不同的能量,一種是由電磁力所產生的正能量(Electromagnetic Energy),另外一種是由重力所產生的負能量(Gravitational Energy)。兩種能量互相抵消,令宇宙的總能量是零,大家可參考在二O一O年出版的《The Grand Design by Stephen Hawking and Leonard Mlodinow》。一切現象,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是一個能量轉移的過程,能量從某個形態變成另外一個形態,轉來轉去,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總的能量維持不變,但能量的轉移及變化可產生一切的物質、一切的現象。
所以,第四個小總結就是說:宇宙的萬事萬物與一切現象只是能量的互相轉變,但總數不變。
現在很多物理學家,尤其是弦論家、及幾何數學家越來越相信我們現在生活的宇宙不是單一的宇宙,他們相信我們鄰近有很多其它共存的宇宙,我們叫多重宇宙。更重要的是,宇宙間每一個點,無論多大或多小,都是相對的概念,比如說我們地球看起來很龐大,但從整個宇宙來看地球只是像微塵一樣小,同一原理,我們看一個微塵,如果將它擴大來看,它就不是一個微塵,也是一個世界。我們一般的認識是宇宙有四維時空,就是長、寬、高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我們看到、觸摸到的,就是四維時空,但是,弦論家相信有十維時空,即九維空間及一維時間。這個是超出我們的想像。但從科學理論來說是可以有十維時空,(M-論更提出有十一維時空)。從數學觀點來看,宇宙每一點都有九維空間,即長、寬、高及6維互相捲曲的微小空間。所以每一個小點,看上去是微塵,其實每一點都有自己的十維時空,沿著相對的概念,每一點都可能有不同的生命體存在,各有自己的世界。大家可參考二O一O年出的一本書 《The Shape of Inner Space by Shing-Tung Yau and Steve Nadis, 《空間的內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