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0-26_何兆霖

基於我沒有進修正規的佛學課程,在此群組表達意見,內心感到慚愧,所有不足之處,懇請包涵。

我認為學佛是活在當下,要讓佛陀的指導用於日常生活,六度波羅密是很好的規範,所以,藉以下六篇文章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經歷,藉此拋磚引玉,祈求各位垂注賜教。

布施

我認為布施是奉獻自己,給別人方便,甚至是提升生活質素。參加智度會不經不覺有十多年了,一直是享受着各師兄的努力辛勤,領略到體貼的情缘,所以個人應感恩,參與實際工作,盡綿力作回應。

坊間不乏善心人仕,作出不少無私奉獻,自己往往是受益人,得到不少眷顧。所以當自己有能力,或是環境需要,便應作出布施,回饋大眾。回首當年在國外唸書,經濟條件貧困,有一天向華人包租公請辭,他說:若是金錢上有困難,房租和膳食由他承擔,但要把書讀好。其實他要照顧家庭,在醫院作雜工的收入很微薄。

畢業後參加不少社區公職活動,漸漸感到布施的實際意義,尤其加深對自己的要求。布施是不能計較回報,所有收益及名譽都不得留戀,否則便是等同做買賣。一但有計較的心態,所有個人的付出,隨即蒙上面紗,遮蔽了真正的意義。

布施時參與的公職,會提升自己的眼界,但絕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反而要保持謙卑的態度,更加要誠惶誠恐,才能把事情做好,最後完成任務,否則會大打折扣。我經常借鏡潘教授創辦的智度會推動佛教平台及精進基金幫助清貧大學生就讀,參照他的所為,當然我只是後學而矣!

布施也包括精神施與,近來我也嘗試宣傳正當的家庭教育,作為給下一代的傳承,例如錢氏家族人才輩出,我認為是基於家教,當然還有其他有名家族,亦是基於優良傳統。布施是使別人好,同樣也使大眾的下一代(業力)更好!

 

持戒

作為佛弟子,當然要遵從佛教規條,否則也失去學佛的意義。若是作奸犯科,更是有辱門楣。我認為持戒是生活的重要部分,在任何時候、地點和場合都須實施,即使是沒有人注意自己的煞那,都會厳守規矩。

修持包括遵從宇宙的規律及尊重眾生皆平等。除了禮拜佛、法、僧外,基本是注意身體健康,不能倒行逆施,忽略大自然限制於個人的條件。因此要重視起居飲食,也不會因為過度追求慾望,使情緒波動。只要注意及改善個人的不良生活習慣,身心總會好些,病痛與煩惱都應少些。由於自幼身體潺弱,迫使自己更加注重生活模式。

在品流複雜的社會,更應關注:不妄語及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長久實施後,更能與別人相處。

言語紛爭是日常生活煩惱的根源。往往講錯一句說話,便可能會冒犯别人,更會受到責備。若是誹謗,貪口舌或搬弄是非,後果會更嚴重,不能不加以警惕。我覺得要慎言,但很可惜有時未能自控而失言,使自己奥悔不矣,所以不妄語是段練定力。

經常保持「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心態,自然會開朗。我覺得只要對別人好,他們也不一定會有敵意。反過來,壊的舉動會招致惡果。總的來說,良好的修持,會使日子過得踏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迥避了擔憂。使「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就不做」變成生活習慣,便是經得起時間考驗。

 

忍辱

忍辱是忍耐誘惑不致墮落沉淪和忍受屈辱不致戻氣焚身。抵擋誘惑的挑逗,須要訂標準,不理會物質和名利招手,提取過量或不屬於自己的份額,那怕是甘於淡薄,日子也過得輕快。

忍受屈辱更是艱難,每當遇上暴戻事件,無理取鬧的委屈,內心煎熬難受,不知如何宣洩。要是一時衝動,行為失控,往往一發不可收拾,甚至連累街坊。忍辱是修持使個人牢牢地活下去。當心靈受創嚴重,內心陰影難以磨滅,餘生只有隨時間冲淡,也會因怨恨而遮掩佛性。

幾個月前,我無故陷入到現在我都不知情的姊妹爭産事件,被審查後,我受制於強詞及受困於汵酷處境。調查期間的納悶折騰,使身體衰弱。同期的眼皮破損,迅速轉壊到不停流淚,視力消失,最後要入院做手術。無可置疑,屈辱使健康敗壞。

出院至今,涙乾了,苦痛依舊,視野仍是矇矓。不管怎樣,現在要重新培養精神力量,作為橫禍的屏障。我祈求觀音菩薩護,協助堅定個人信念,不得作出喪志辱身舉止;並祝願姊妹情深,體會到血濃於水。至於自己的前路,在手術時痛到魂飛魄散而下落不明了!

 

精進

精進是修行過程中不斷提升層次,正如學習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要鬆懈,修行也會出現倒退情況。尤其是受貪、嗔、痴三毒禍害,精進便難以為繼;若是心念一轉,做出惡行便會因而沉淪,更不容扭轉正當修行。

每人修行路途都不會是平坦的,總是障礙重重,往往出現在自己身上,例如,個人怨恨纏身,便很難提升修行層次。比方說有人被魔鬼欠債,要往地獄索償,但要在地獄使用後才可離開。看來唯有實在作出寬恕,才不用沾邊地獄。以昨天談及的兩姊妹來說,為了消除怨恨,我必須誠意為她們祝福,因此而大家都遠離惡道。

精進的個人關卡是改變習性,否則長久積下來的壞習慣會使修行的功效打折。尤其是個人的着,正所謂冮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在修行的路上總得會磨平陵角,進一步朝著佛陀的指引修持向前。

精進的阻滯是缺乏個人毅力,特別是三分鐘熱度冷卻後,自己便提不起勁。幸好智度會的各師兄都發心學佛精進,為自己帶起鼓舞作用。所以在修持路上,我特別珍重與各位邁步同行的情誼!

 

智慧

應用佛法智慧活在當下便是對日常生活的體會。佛陀教導貪、嗔、痴三毒是煩惱的根源,所以個人修行便是遠離三毒的禍害。雖然佛學包括很多博大精深的哲理,但也有一般人在普通情況下都可受用的部分,例如:世事無常的看法。儘量應用佛法智慧於生活,有助我們做個明白事理的人,不只有利修行,亦即減少煩惱。

每一個人都有高低起伏的時候,能夠應用佛學修為,有助於應對順逆境況。尤其是世事難料,便不得太計較眼前光境,明白到不外乎是因果循環而矣。我學佛的理解是要建立個人的精神力量,長久以來我有唸心經習慣,及在困難時間祈求觀音菩薩,堅定個人信念,盡能力而隨緣轉。

在順境時,我覺得要用平淡的心態看待。有個廣傳的孩子穿鞋故事,大意是有人抱怨沒有條件享用名牌波鞋,有些人更是沒有鞋穿,他們更應體會到有人是跛子,沒有腳,可憐到連穿鞋的地步也沒有。當處境改善時,便應感恩,更要把豐裕看作成有條件做多一點好事罷了。

多年來有幸在智度會認識各位師兄,也感謝大家不斷的提點。你們如是看佛學智慧,我也有此同感。

 

禪定

禪定是在奔波惆悵歲月中安頓身心的最佳方式,同時藉著佛法加持,禪修有助提升自己的宗教修為。故此禪修班在所有佛教道場都是重要活動,參加人數眾多。即使各佛教門派遵從不同的格式和要求,正當的禪定修持,效益同樣殊勝,不應用分別心看待。

坐禪需要安靜環境,確保安定時不會受到外界滋擾,往往很快使心境平靜下來。那怕是毎次坐前碰上喜怒哀樂事情,在坐禪的一刻,都應放下,促使静坐後内心的輕快舒。我喜歡數呼息,盡量做到專注的了了分明。

禪定的最大障礙是疏懶,中斷好幾次後,便失去推動力,最重要是恆久堅持,定時定點靜坐。長此以往,我坐禪習以為常,一則是堅定修行信念,二則是洗滌生活枝節,回復心境平和。智度會每隔一個星期六都有禪修聚會,與眾師友共修,有很大幫助。

禪修是把飄忽不定的雜念安靜下來,促使進一步修持佛理。作為譬如,現送上本人最近在機緣巧合下的心猿意馬寫照。最後,我非常感謝各位師兄連番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