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7-18_李焯芬

道教的慈愛觀

​大乘佛教致力於普度眾生,希望能像一輛車或大船那樣,運載更多的眾生度脫一切苦難。不少佛教徒的願景是做菩薩留在世間,助人離苦得樂,度盡一切眾生,最後自己才成佛。這種慈悲精神也影響了道教。道教正是從以道為本出發,吸取了佛、儒、墨等家思想,將「齊同慈愛」的倫理觀貫穿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之中,並作出了新的闡釋和突破。例如:道教不僅重視人的生命,還將「齊同慈愛」的精神推及至萬物。道教認為:山川草木,飛禽走獸等一切生物,雖然形態各異,氣質各別,但「道非獨在我,萬物皆有之」(《西升經》),因此站在「道」的立場來看待萬物,人與萬物實無貴賤之別,基本上是平等的;故人類應「慈心於物」,善待一切生命。人類應把天比作人父,把大地比作人母。那末,人如在地上燒山破石,毁壞草木,破壞自然環境,大地就會發怒並上告於天,天就會以折人壽命以示懲罰。據此,道教戒律往往將「不殺生」列為最重要的戒條,告誡人們要「惜諸物命,慈愍不殺」、「不得殺生屠害,割截物命」、「不得因恨殺人」、「不得好殺物命」等。《陰騭文》中還具體提出「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等戒條,甚至要人「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心中常懷慈愛,認為這樣才是真正的不殺生。這種齊同慈愛、善待萬物的精神,表現了道教對自然萬物所抱有一份慈愛之心,要人不要對大自然無休止地索取和破壞。現在看來,道教的這些倡議其實是極有遠見的,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強調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長期以來,人類因發展而不斷破壞生態環境,也因此而承受不少的苦果。例如人類在山區不斷伐林,破壞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河床高懸、水災及泥石流頻繁,經常導致巨大的災害和生命財產的損失。假如我們能踐行道教所提倡的「慈心於物」和善待一切生命,地球上就不會有今天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了。道教認為這其實是人類自作自受,因果報應,禍延子孫後代。《太平經》指出:

道教的慈愛觀

​​承者在前,負者在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令後生人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卷三十九)

​前人積惡,後輩受禍;前人行善,後人得福;這也就是道教的善惡承負觀。它和佛教的因果報應觀頗有異曲同工之處。道教的《太上洞淵神咒經》參考了佛教的三世因果論,把善惡報應的時間分為先世、現世、和後世三種:一個人承負先人的善惡報應,是先世報;自身善惡行為在自身今世受報,是現世報;自己行為的善惡,由子孫後代來承負(例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等),是後世報。道教名典《太上感應篇》開宗明義地指出:「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道教因此積極提倡行善;提倡善待自然萬物;以「齊同慈愛」的精神去善待他人,幫助他人。在日常生活中,修道者經常踐行恤老憐貧、惜孤憫寡、贈醫施藥、修橋築路、扶危救難、輕財重義、廣行方便。

​歷史上,有許多修道者曾積極地將這種行善助人的精神付諸實踐。例如唐代著名的道士孫思邈,一生多次辭官不就,奔走於民間行醫救人。他認為對病人「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要「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一視同仁地對待。在行醫生涯中,他抱着「誓願普救蒼靈之苦」的精神,不怕髒,不怕臭,不怕傳染,淡薄名利,一心一意為病人設想。他認為:只有不「護惜身命」、「一心赴救」,才稱得上「蒼生太醫」,否則就只能是「含靈巨賊」。他一反中醫界將藥方秘而不宣的傳統,將自己多年來在治病過程中積累的心得和藥方,結集成為《千金要方》與《千金翼方》兩書,並積極推廣普及,欲使家家悉

道德倫理觀淺説

​嗇色園是歷史悠久的香港道教團體,其主要道場「黃大仙祠」遠近馳名、香火鼎盛。日前,嗇色園主席李耀輝先生及同人捐款五百萬港元予香港大學,資助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衍空法師等研究及編撰一套涵蓋儒釋道三教傳統宗觀倫理觀的中學教科書,作新學制選修科目教材之用。

​筆者深感這項研究及編撰工作的重要現實意義。事實上,儒釋道三教在中國經過千多年的交融後,其倫理觀相通之處甚多。本文試舉例以說明之。

​眾所週知,儒家以「忠、孝、仁、義、禮、智、信」為倫理綱常,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踐行的階梯。道教亦一貫重視忠君孝親、愛家及國的思想。道教經文《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中云:

​仙經萬卷,忠孝為先。

​蓋致身事君,勤勞主事,所以答覆疪之恩也;

​修身慎行,善事父母,所以答生育之恩也;

事師如事父母,所以答教誨之恩也。

​歷史上,道教的主要目標是讓人「得道成仙」,但一貫強調:得道之人也應是個道德完善之人。道教因此強調:「先修人道,再修仙道」。只有在世俗生活中先修好人道,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完善的人,才有得道成仙的可能。道教所說的修人道,是要通過「為善去惡」,不斷積德,使人的內在精神世界達至神聖而高尚的境界。是故《太平經》云:「積德不止道致仙」。晉代道教大德葛洪曾解釋積德行善為:「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出,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抱朴子 – 微旨》)。葛洪並強調:「積善事未滿,雖服仙藥,亦無益也。若不服仙藥,並行好事,雖未使得仙,亦可無卒死之禍矣。」(《抱朴子 – 對俗》),說明了人道是修仙道的基礎。這也和太虛大師所說的「未修佛道、先修人道」和「人成即佛成」的中國佛教思想十分相似。

​眾所周知,佛教有「五戒十善」的修行要求。道教亦有「老君五戒」的「止持戒」,和「十善」的「作持戒」。《太上老君戒經》提出的五項基本戒規為:

​一者,不得殺生

​二者,不得酗酒

​三者,不得口是心非

​四者,不得偷盜

​五者,不得淫色

​並謂:「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善男子,善女人,願樂善法,受持終身不犯,是為清信。」

 

道德倫理觀淺説

​一者,孝順父母

​二者,忠事君師

​三者,慈心萬物

​四者,忍性容非

​五者,諫諍蠲惡

​六者,損己救窮

​七者,放生養物,種諸果林

​八者,道邊舍井,種樹立橋

​九者,為人興利除害

​十者,讀三寶(道、經、師) 經律,恆奉香花供養之具

​道教認為,常行五戒十善,天人善神庇佑,可以延年益壽,永滅災殃。

​道教著名經典《太上感應篇》是對中國社會影響極大的勸善書。它以開篇十六字「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為綱,闡發了人如要想長生多福就必須行善積德的思想,要求信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它對善行的舉例包括: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功;

​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

​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

​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道教的另一本著名的勸善書是《關帝覺世真經》(簡稱《覺世經》)。它提倡如下的日常踐行:

​敬天地,禮神明;奉祖先,孝雙親;

​守王法,重師尊;愛兄弟,信朋友;

​睦宗族,和鄉鄰;別夫婦,教子孫。

​《覺世經》建議信眾「隱惡揚善,利物救民;回心向道,改過自新」,以達到「惡念不存」的境界。

​《覺世經》還要求信眾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如恤孤憐貧、矜寡技困、贈醫施藥、修橋築路、救人急難等。只有誠心行善,才能「加福增壽,添子益孫,災消病減,禍患不侵,人物咸寧,吉星照臨」。反之,如果心存惡念,不行善事,必將作惡禍臨,近報在身,遠報在子孫,神明鑒察,毫髮不紊。

​ 為了「勸善止惡」,道教鼓勵教眾採用一種自記善惡功過的簿冊,稱為「功過格」。善言善行為「功」,記「功格」;例如布施財物、救濟貧苦、治病救人、修橋築路、傳授經教、條建廟宇、行齋度亡等。惡言惡行為「過」,記「過格」;例如偷盜、殺生、酗酒、誨淫、叛師等。它還要求受持之道士,每晚在臨睡之時,反省一下每天所為善惡,自記功過藉以自律,稱為「日錄」,以此作為自我約束言行,積功行善的修養方法和規範。這樣一來,「功過格」就成為修道者的不教之師,不說之友,不詔之君父,不約之法度。它亦是道教「為善」倫理觀的社會實踐,勸勉教眾仁民愛物、忠君孝親、崇信三寶。通過這些修持踐行,使人逐漸去除欲心,步入善境,達到心境清靜,與道合一的神聖之境。

明天分享;道家自然無為

道家自然無為

​自然無為 — 淺說道家的自然生態觀

​「道法自然」、「自然無為」是道家的一個基本人生的追求。在《道德經》中,「無為」一詞共出現了十二次。在《莊子》中,「無為」一詞亦多番出現。《淮南子》說:「無為者,非謂其凝滯而不動也。」又說:「何謂無為?智者不以位為事,勇者不以位為暴,仁者不以位為患,可謂無為矣。」是故李約瑟亦認為把「無為」解為「無所作為」是不對的。他進一步闡釋「無為」的意思,就是「不做違反自然的活動」(refraining from activity contrary to Nature)。道教學者尹志華亦謂:「所謂無為,並不是消極地不行動,什麼事也不做,而是依自然而為,依循事物的內在本性和發展規律,根據客觀條件採取適宜的行動,以無為的態度去為。」他認為李約瑟的見解「的確是深刻地把握了道家、道教無為原則的真實含義」。

​道家看待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立足點正是這個「自然無為」的原則,具體可以分「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與及「與自然和諧共處」三方面去理解。

(1) 順應自然

​道家主張「道法自然」,認為「道」就是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狀態,就是人所應當效法和遵循的自然律規。《太平經》謂:

​自然者,乃萬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天行道,晝夜不懈,疾於風雨,尚恐失道意,況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着於天而照八極,失道光滅矣。

​自然守道而行,萬物皆得其所矣。天守道而行,即稱神而無方。上象人君父,無所不能制化,實得道意。地守道而行,五方合中央,萬物歸焉。三光守道而行,即無所不照察。雷電守道而行,故能感動天下,乘氣而往來。四時五行守道而行,故能變化萬物,使其有常也。

​《太平經》認為,自然萬物的自然而然就是「道」,自然萬物之所以能夠和諧發展,關鍵就在於「守道而行」,就在於「自然」,在於自然而然。因此,人作為自然界的存在物,同其他自然物一樣,也必須遵循自然萬物的自然而然,「守道而行」。《太平經》說:

​古者聖賢,旦夕垂拱,能深思慮�未嘗敢失天心也。故能父事皇天,母事皇地,兄事日,姊事月,正天文,保五行,順四時,觀其進退,以自照正行,以深知天得失也。

​《太平經》又認為人應當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那樣對待天地萬物,按照自然規律行事。《太平經》還說:

​天道有常運,不以故人也,故順之則吉昌,逆之則危亡。

​這就是說,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並不因為人而改變。相反,人必須順從天道而行事,依照天道育養萬物。具體地說,就是要順萬物之自然。《太平經》進一步說:

​天地之性,萬物各自有宜。當任其所長,所能為,所不能為者,而不可強也;萬物雖俱受陰陽之氣,比若魚不能無水,游於高山之上,及其有水,無有高下,皆能游往;大木不能無土,生於江海之中。是以古者聖人明王之授事也,五土各取其所宜,乃其物得好且善,而各暢茂,國家為富,令宗廟重味而食,天下安平,無所疾苦,惡氣休止,不行為害。如人不卜相其土地而種之,則萬物不得成竟其天年,皆懷冤結不解;因而夭終,獨上感動皇天,萬物無可收得,則國家為其貧極,食不重味,宗廟飢渴,得天下愁苦,人民更相殘賊。

​《太平經》認為,人應當順應萬物之自然,「任其所長」,不可將人的主觀意志強加於自然事物。若是種植農作物,如果按照土質的特性進行種植,農作物就會「暢茂」,國家因而會富強。相反,如果不按照土質的特性進行種植,則「萬物不得成竟其天年」,導致國家極端貧窮。因此,人應該順應自然。

 

​(2) 保護自然

​道家認為:自然萬物為天地所生養,人順天道,就應當保護自然萬物。因此,《太平經》主張:

​上君子乃與天地相似,故天乃好生不傷也,故稱君稱父也。地以好養萬物,故稱良臣稱母也。人者當用心仁而愛育似於天地,故稱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治萬物,為其師長也。

​夫天道惡殺而好生,蠕動之屬皆有知,無輕殺傷用之也;有可賊傷方化,須以成事,不得已,乃後用之也。故萬物芸芸,命系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壽,失天意者亡。凡物與天地為常,人為其王,為人王長者,不可不審且詳也。

​這也就是說,人應當效法天地「惡殺而好生」之道,仁愛自然萬物。《太平經》還要求人們「飲食諸谷,慎無燒山破石,延及草木,折華傷枝」,把保護自然落實到人的行為之中。《太平經》還認為,衡量一個國家貧富的標準在於物的品種的多少,其中提到:

​天以凡物悉生出為富足,故上皇氣出,萬二千物具生出,名為富足;中皇物小減,不能備足萬二千物,故為小貧;下皇物復少於中皇,為大貧;無瑞應,善物不生,為極下貧。……是故古者聖王治,能致萬二千物,為上富君也;善物不足三分之二,為中富之君也;不足三分之一,為下富之君也;無有珍奇善物,為下貧君也;萬物半傷,為衰家也;悉傷,為下貧人。

​這裡把貧富分為「富足」、「小貧」、「大貧」、「極下貧」四個等級,主要取決於物種的多少;「富足」為「萬二千物具生出」。關於「萬二千物」這個概念,在《太平經》中出現多次,比如:「天地一日一夜共潤萬二千物盡使生。夜則深,晝則燥。深者,陰也;燥者,陽也。天與地日共養此萬二千物具足也。天之法,陽合精為兩陽之施,乃下人地中相從,共生萬二千物。」所謂「萬二千物」,即是指天地所生養的自然萬物,當然也包括自然界的生物在內。顯然,這種把生物物種的多少看做是衡量一個國家貧富的標準的觀念,與當今要求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訴求是相通的。

(3) 與自然和諧共處

​道家的「天人合一」,包含了人與自然和諧的追求。「自然無為」,就是不要破壞自然界與及自然萬物的和諧。

​《太平經》認為:太陽、太陰、中和這三氣和諧而化生天地以及人和萬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陽、太陰、中和這三氣缺一不可。《太平經》說:

​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故純行陽,則地不肯盡成;純行陰,則天不肯盡生。當合三統,陰陽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聖人治致太平,皆求天中和之心,一氣不通,百事乖錯。

​只有陰陽二氣的相互和諧產生中和之氣,並共同生養萬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這就是「太平經」所謂「天氣悅下,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復有害,故曰太平」。《太平經》還說:

​三氣合併為太和也。太和出太平之氣。斷絕此三氣,一氣絕不達,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陰陽者,要在中和。中和氣得,萬物滋生,人民和調,王治太平。

​這裡的「太和」,即是「太陽、太陰、中和」三氣的和諧。「太平」則可以理解為三氣和諧而達到的平衡,即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平衡。這也就是說,三氣的融合達到和諧就是太和,進而也就實現了生態系統的平衡,實現太平。如果三氣有所欠缺,或互不和諧,自然界生態系統就不可能達到平衡。由此可見,《太平經》非常重視自然界萬物的和諧,並視之為實現自然界生態系統乃至整個社會「太平」的必要途徑。《太平經》還認為,自然界的和諧與生態系統的平衡會直接影響到自然物的生長,其中說道:

​太平氣,風雨時節,萬物生多長,又好下糞地,地為之日壯且富多,可能長生。凶年雨澤不時,地上生萬物疏少,短而不長,不能自糞,則地之為日貧薄少,無可能成生萬物。

​自然界和諧,生態系統平衡,就會風調雨順,土地肥沃,就能使自然界的事物得到化生和發展;否則,自然界系統的平衡被破壞,則會出現旱澇災害,土地貧瘠,萬物稀疏衰竭。所以,「元氣不和,無形神人不來至;天氣不和,大神人不來至;地氣不和,真人不來至;四時不和,仙人不來至;五行不和,大道人不來至;陰陽不和,聖人不來至;文字言不真,大賢人不來至;萬物不和得,凡民亂,財貨少,奴婢逃亡,凡事失其職。」自然界中的和諧被破壞了,人就得不到神明的相助,就會導致天下大亂。因此,人們應當遵循與自然和諧的原則。《太平經》明確指出:

​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深知了。皆知重其命,養其軀,即知尊其上,愛其下,樂生惡死,三氣以悅喜,共為太和,乃應並出也。

​自然界中太陰、太陽、中和這三氣和諧,人又能夠遵循與自然和諧的原則,這樣就能達到「太和」,出現天下太平。

​道家的「道法自然」強調在人與自然天地之間,要順應天地自然,要保護天地自然,與天地自然和諧共處。這些觀念與現代生態學頗有共通之處,可謂歷久而常青。
圓滿。

這些其實都是十多年前的舊作,聊作大家討論「佛、道比較」時的一點補充資料而已。佛教界提倡宗教之間互相尊重、和平共處。不妨由我們自己做起。感恩不盡
平常心
夏朝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站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幾乎從來沒有失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非常敬慕。
​夏王也從大臣那裡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於是命人把后羿找來,好好欣賞一下他的射技。后羿覲見過夏王後,被帶到御花園裡一個開闊的地方。夏王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向后羿說:「今天請你來,是想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百步穿楊射技。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你黃金萬両。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現在就請你開始吧。」

​后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有些沉重。然後,他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

​想到自己這一箭射出後可能產生的後果,一向鎮定的后羿呼吸變得急促了起來,拉弓的手也在微微發抖,瞄了好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后羿遲疑了好一會才把箭射出。箭「啪」的一聲釘在離靶心足足有好幾寸遠的地方。后羿臉色一下子白了,只得再次彎弓搭箭,但精神顯得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后羿收拾了弓箭,勉強陪着笑臉向夏王致歉並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之餘掩飾不住心中的疑惑,就問旁邊的大臣:「據稱這位神箭手后羿平日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為什麼今天會大失水準呢?」

​有大臣解釋說:「后羿平日射箭,如同一般練習,並無什麼心理負擔,保持着一顆平常心,水準自然可以正常發揮。可是今天陛下跟他定下了一個賞罰規則,他今天射箭的成績就直接關係到他切身利益,叫他怎能專心下來、像平日那樣施展射技呢?看來一個人只有真正地把賞罰和利益置之度外,才能專心發揮所長,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過分着眼於自己的利益,就會令我們患得患失,失去了平常心,最後變成了我們獲得成功的大障礙。我們不妨從后羿身上吸取教訓,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盡量保持一顆平常心。

(網上流傳故事,經作者改編整理及詮釋。)
慈悲與智慧 (上集)

一位禪修者在河邊打坐時,聽到水中有些輕微的聲音。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一隻蠍子從樹上掉到河裡,正在水中掙扎。他伸手把它撈上來,卻被蠍子豎起的毒刺蟄了一下。他把蠍子放到岸上,繼續打坐。

過了一會兒,他又聽到水中有些聲音,睜開眼睛一看,蠍子又掉到水裡了。他又把牠救上來,當然又被蟄了一下。他繼續打坐。

過了一會兒,他又有了同樣的遭遇。旁邊有位漁夫忍不住說:「你難道不知道蠍子會蟄人嗎?」

禪修者回答:「知道,已被牠蟄過三次了。」

漁夫:「那你為什麼還要救牠?」

禪修者:「蟄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會因為牠的本性而改變。」

這時,他又聽到水中傳來的聲音,一看,還是那隻蠍子。他看着自己腫起來的手,看着水裡掙扎着的蠍子。他毫不猶豫地再次向牠伸出手去。這時,漁夫把一條乾枯了的樹枝遞到他手上。禪修者用這根樹枝撈起蠍子,放到岸邊。

漁夫微笑着說:「生活裡,我們需要慈悲,但也同時需要一點智慧。」

慈悲與智慧 (下集)

佛教對「慈悲」的一個較常見的註解是「無綠大慈、同體大悲」,意思是我們關愛別人、幫助別人時,不要只限於自己身邊的親友;對他人的身體,也應如對自己的身體一樣地愛護。這其實和基督宗教所提倡的「愛人如己」,或道教所提倡的「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大同小異。西諺云:「助人為快樂之本」。儘管我們助人時不一定想到有回報,但助人之後,自己心底會有一份油然而生的快樂感覺。換句話說,慈悲 (或愛) 往往是快樂的泉源。世間許多人所追求的,是一個「快樂自在」的人生;除了「快樂」之外,還需要有個「自在」的心。這「自在」又如何獲得呢?

佛教認為:「自在」之心,源於「智慧」。人有智慧,就能活得自在。智慧來自我們洞悉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心的能力。如果我們能冷靜地觀照自己那瞬間萬變的心念,我們就不會被情緒牽着鼻子走。禪定就是讓自己冷靜下來,客觀地觀察自己心念的一種方法。在禪定 (或靜慮) 中,我們能看到事物背後的成因;看到世間萬象乃至每一件事的成敗得失,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明乎此,我們就能更坦然地面對人生路上的起起落落,不會因而煩惱;心境亦會自在起來。《心經》開頭那一段經文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正是這個意思。「觀自在菩薩」,其實就是「觀世音菩薩」。當菩薩現慈悲相時,能聽到世間各種苦難的聲音,並施以援手。而當菩薩進入禪定並得到智慧時,就會現「自在」相,因而被稱為「觀自在菩薩」。菩薩集慈悲與智慧於一身,故能「悲智雙運」。

 

菩薩與女鬼之間 (第三次分享)

有這樣一則民間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裡,住着一位小有名氣的木雕師傅,特別喜愛雕佛像和菩薩像。由於他的雕刻技巧不錯,所雕的佛像和菩薩像又十分祥和,所以鄰近一個鄉鎮的寺廟,也慕名請他去雕刻一尊菩薩像。

可是,要到達那個鄉鎮,必須越過一座山頭和密林。當地傳說這座山頭不時「鬧鬼」。有些在夜間越過山頭的路人,會被一隻極為恐怖的女鬼殺死。因此,也有一些親友勸告雕刻師傅,千萬不要在夜間越過那座山頭。

不過,師傅一心要趕到寺廟,早日為寺廟完成菩薩像的雕刻工作,還是日夜兼程,往鄉鎮進發。

一天,他走啊走,天色逐漸暗淡,月亮和星星都出來了。路旁突然出現了一個女子,看似十分疲倦的樣子,草鞋也磨破了。師傅於是上前詢問這位女子,是否需要幫忙。得知女子也是要翻越山頭到鄰近的鄉鎮去,師傅就自告奮勇背她一程。

月夜之中,師傅背着她走得汗流浹背。停下休息時,女子問師傅:「難道你不怕傳說中的女鬼嗎?為什麼不自己快點趕路,還要為了我而耽誤時間呢?」

「我也想趕路呀!」師傅回答:「可是如果我把你一個人留在山裡,萬一你遇上危險怎麼辦?我背你走,儘管累,但至少有個照應,可以互相幫忙啊!」

在明亮的月色中,師傅看到路旁有塊大木頭,就拿出隨身攜帶的鑿刀工具,看着這女子,一斧一刀地雕刻出一尊人像來。

「師傅啊,你在雕什麼啊?」

「我在雕一尊菩薩像!」師傅心情愉悅地說:「我覺得你的容貌很慈悲,很像菩薩,所以就按照你的容貌來雕刻一尊菩薩,供寺廟之用。」

坐在一旁的女子聽到這話,一時感觸起來,竟哭得淚如雨下,因為她就是傳說中的「恐怖女鬼」。

多年前,她帶着小女兒翻越這山頭時,不幸遇上了一群強盜,她無力抵抗,除了被強暴外,小女兒也被殺害。痛不欲生的她,縱身跳下山谷,化為「厲鬼」,專在夜間取過路人的性命。

可是,這「滿心仇恨」的女子,萬萬沒有想到,竟會有人說她「容貌很慈悲,很像菩薩」。刹那間,女子化為一道光芒,消失在月夜的幽谷之中。

第二天,師傅到達鄉鎮裡的寺廟。大家都驚訝他竟能在半夜中,活着走過山頭。而從那天開始,再也沒有夜行旅人,遇見傳說中的女鬼了。

心中有菩薩,看到周邊的人也是菩薩的模樣。心中有鬼,看到周邊的人也是鬼、壞人和騙子的模樣。語云:境由心生。眼前的是菩薩抑或是厲鬼,還需看人的內心世界;人的正能量或負能量亦如此。

請客(第四次分享)

週六的晚上,他請了三個人到某大酒家吃火鍋。一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的熟客,另一位是他相識多年的朋友。兩天前他還再打過電話提示他們週六的約會。每個人當時都說:「沒問題。」他於是訂好了包廂,並提前半個小時到達,以便先點好菜。

服務員向他介紹:酒家提供三種火鍋套餐,價錢分別為一千元,二千元及三千元三個檔次,越貴的當然就越豐盛。他爽快地說:「當然是三千元的。」既然是請客,當然不能給自己丟面子啊。

等了一會,他先給那位上司打電話,問他何時到達。上司抱歉地說:「真不巧,剛才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大客要我過去會面,所以今晚恐怕不能來了。」他只好說:「沒關係,你先忙你的事。」於是,他喊住服務員:「把火鍋套餐換成二千元的吧……有一位同事不能來了,三千元的可能吃不完。」

其實浪費對他來說並沒什麼,只是他近日也有事要求那位上司,因此才請客。如今那位上司既然不能來,二千元消費,檔次並不算低。

這時他又接到一個電話,是那位熟客打來的:「真不巧,家裡突然出了點事,我得留在家裡處理,不能出來了……這樣吧,明天或是下個週末,我請你。」

掛上了電話,他再一次喊來服務員,尷尬地問:「現在能不能換成一千元的套餐?」服務員訓練有素地說:「沒問題。」菜都開始上了,沒想到那位相熟的朋友這時候也打來一個讓他沮喪不已的電話。朋友說他身體突然不適,需要去看醫生,今晚也無法前來了。

這時候,退菜已不可能。可是滿滿一桌子菜,一個人怎能吃得完呢?打包?他住處連個火鍋盤也沒有,把菜拿回去也不管用。

正為難間,他的電話又一次響起,這次是他的老父親打來的。父親問:「這個週末,你能抽空回家嗎?你好久沒回來了。」他連忙問:「爸,你吃過晚飯沒有?」父親說:「還沒有。」他隨即說:「我就在離家不遠的那家火鍋店裡,請你和媽一起過來吃吧。」父親愣了良久,然後問:「你剛才說要我們來跟你一起吃飯?」他連忙說:「是啊是啊,我請客,請你們吃飯。」

於下電話,他想起了一個連自己也不敢承認的事實:他請過無數人吃飯,唯獨沒有請過父母吃過一頓飯……

父母很快就來了,是坐的士趕來的。他們絲毫沒有懷疑兒子為什麼突然要請吃飯,兩老臉上都樂得開了花,不斷讚美他點的菜好吃極了……

週一,他剛上班,就有一位和他父母阰鄰而居的同事告訴他:「昨天,你爸媽在屋苑裡四處招搖,到處跟街坊們說你在大酒家裡請他們吃了一頓既昂貴又豐盛的大餐,說你真是孝順呢!」

他苦笑了一下,禁不住鼻子一酸,連忙找藉口到洗手間,抹去眼角的淚花……

 

一切都會過去的 (第五次分享)

​古希臘有一位國王,統治着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人民安居樂業,國境內一片昇平的景象。

​國王崇尚智慧和學問的追求,經常請來一些有學問的思想家和大學者。一天,他請來了當時最負盛名的智者蘇菲,並要求他找出一句人間最富哲理的箴言。他希望這句濃縮了人生智慧的話必須有一語驚心之效,能讓人勝不驕、敗不餒,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悲傷,始終保持着一顆平常心,蘇菲答應了國王的請求,條件是國王要將佩戴在手上的那枚寶石戒指借給他。

​幾天後,蘇菲將戒指奉還給國王,並再三勸告他: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輕易取出戒指上鑲嵌的寶石,否則它就不靈驗了。

​過了一段時日後,鄰國波斯大舉入侵,國王率軍拼命抵抗,但最終整個國家淪陷於敵手。國王只得四處逃命。

​有一天,為了逃避敵兵的搜捕,他藏身在河邊的蘆葦草叢中。當他掬水解渴時,猛然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禁傷心欲絕。誰能相信如今這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陷入絕境的逃難者,就是當年那個氣宇軒昂,威風凛凛的希臘國王呢?

​就在他掩面痛哭,欲投河輕生之際,他看到了自己手上的戒指,猛然想起了智者蘇菲的話。他於是急忙地除下了戒指,摳下了戒指上的寶石;細心一看,只見寶石底下鎸刻了一句話:這也會過去的!

​國王心中頓時一震,重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從此,他忍辱負重、卧薪嘗膽,重招舊部東山再起。經歷了無數艱辛和不懈努力之後,終於趕走了波斯人,重建他的王國。而當他重返王宮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也會過去的」這句箴言鎸刻在象徵着王位的寶座上,並終身以此為訓。

​佛教的「緣起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世間萬事萬物的背後,都是有其因緣的,而因緣亦是隨着時空而變化的。這樣看來,世間沒有永久的幸福,也沒有永久的不幸。一切苦難、一切逆境都是暫時的,都是會過去的。國王的厄運,和任何人的厄運一樣,都是會過去的。只有我們努力不懈地去改善事物背後的各種因緣,積極地去創造有利條件,事物就會朝有利的方向發展。多種善因,自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