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8-13_陳家寶

很高興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學佛經驗。

 

我想與大家在這裏分享我皈依的因緣和感受。
我在中學二年級皈依我佛。皈依果老法師。當時我跟中學一位老師很親近,她是樂果法師的弟子,是她帶我去見我的師傅的。(這位中學老師是隆遜法師)我記得當時皈依我佛並不是一時衝動,經過深思熟慮,皈依佛教的原因是由於佛陀的慈悲與平等。佛教尊重生命,絕不殺生,是慈悲。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是平等。記得當時學習science,深深感受到要達到平衡(equilibrium),要達到世間沒有紛爭,祇有最後人人皆是佛,才可做到。
皈依對我的修行歷程非常重要,因為我感覺到皈依後的我是有責任學佛和弘揚佛法。我選擇學醫的原因是因為我是佛教徒。在香港大學成立香港大學學生會佛學會的原動力是因爲弘揚佛法是我的使命。到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修讀哲學博士,是因爲我有責任把佛法帶入社會,圓滿佛陀大醫王的本懷。
我與大家分享的是皈依的重要,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皈依,因為我親身感受到皈依給我的力量。
 

三寶在心中
很多人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怎樣才是佛教徒?是不是信佛念經,修禪打坐就是佛教徒呢?很多時在填寫問卷,有宗教一項,究竟要符合甚麼條件,才可以寫上佛教是我的宗教呢?答案很簡單,皈依三寶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因為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寶為根本,而所有禪行,都是跟隨佛、法、僧學習的,三寶在心中,就有智慧,所以沒有皈依,就是門外漢,不是佛教徒了。
佛弟子的等第,是以所受戒別的層次而定,受三皈依戒,是最先的,是入佛信佛學佛的第一步,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六道眾生,除了地獄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無暇皈依三寶之外,其餘的不論人、天、神、鬼、畜,只要發心皈依,佛教無不接受,因為所有眾生都是未來佛,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佛教有教無類,平等無礙的宗教性。
有人說,信佛只要心誠,何必一定要皈依?這種想法,乍聽似有道理,實則不合要求。皈依三寶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豈能走出第二、第三步呢?有人認為自己已有看經的能力,可以直接向佛經之中,探求他們的成佛之道,但是佛經是佛陀所說,再由佛的出家弟子們結集成篇,流傳後世,不能只皈依法寶,因為三寶是不能分開的。有人說現在不皈依,是因為緣份未到,正在等待自己心儀的老師,其實佛教徒是可以皈依多位法師,有皈依師、受戒師,還可以皈依密宗上師。有人將皈依看成是一種儀式,覺得是繁文縟節,說可不可以皈依自性三寶,其實皈依需要儀式,是因為在儀式中可以透過師父適當的講解與善巧的導引,使皈依者能夠清楚、恩重地發起堅定的菩提心,並且在十方三寶現前證明,承諾盡此一生,必當皈依三寶、發菩提心、斷惡修善。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問題,更是心性上的問題,是修行的第一步。受皈依時,不僅口中念著,身體拜著,心裏還得想著,主要是在於心的領受,納受三皈戒體。戒體是師師相傳,是法統的一脈相承,直接來自釋迦佛本身。
皈依三寶後,在生活上有所規範,衣食住行有了準則,懂得怎樣處理財富名利,學會如何優化情緒,自然會減少生活上的煩惱,活得自在輕鬆。以三寶為依歸,明白到有生必有死,就可以勇敢面對病苦,不會懼怕死亡,是真正的生命教育。三寶時刻在心中,就是對自己修行方向的肯定,從此就跟著佛陀的足跡,在菩提路上拾級而上,生命就變得有意義了。
皈依後,早晚課和禪修時做三皈依,念念皈依,三寶時刻在心中,就是修行了。

歡迎轉發
www.mind2spirit.com
 

今天與大家分享釋迦牟尼佛的生平。我個人認為信佛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瞭解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因為佛陀的一生,就是我們學佛的寫照,所以香港普明佛學會所舉辦的佛學班,佛陀的生平一定是在第二講的。

 

釋迦牟尼 : 人間佛陀
釋名:
佛陀,梵語 Buddha 的音譯,略稱〝佛〞,含廣狹兩義,廣義指〝覺者〞, 即是能如實地了達宇宙人生真理,而智慧德行俱臻於究竟圓滿的人。狹義則尊稱在歷史上出現的〝釋迦牟尼〞。 今用後義。(‘釋迦’是族姓,‘牟尼’即聖人)
時代:
釋尊的生卒年代說法不一, 根據近代學者考証結果約於西元前560年-480年左右,1950年之「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一屆大會」通過統一佛教紀元以西元1950年為佛曆 2494年計算,即佛滅年代為西元前544年。 若用「眾聖點記」的說法,入滅年代為西元前 486年。
地理背景:
佛教源於印度,印度位於亞洲大陸南部的半島,北面被喜馬拉雅山和興都庫什山等山脈把印度半島和其他大陸部份分隔。而印度文化則發源於西部的印度河流域和東部的恒河流域。佛教則興起於恒河流域一帶。
歷史背景:
印度的民族非常複雜,原居民則為達羅毘荼人,在西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高度文明,稱為印度河文明。 雅利安人於西元前2000年至 1500年由中亞細亞入侵印度,進佔印度河流域,再向東部推進。雅利安人不但帶來戰爭及崇尚祭祀文化,更建立了以婆羅門為至高級的四姓階級,其次為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即原居民達毘荼人)。
思想背景:
不同民族及文化交匯帶來思想衝激,達羅毘荼人表面上被雅利安人征服, 但在文化上郤同化入侵者。 及至一千年後傳統思想重新抬頭,使種種新舊思想湧現,對人的態度亦有不同的意見,印度的思想界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當時除了傳統的宗教如婆羅門教外,還有所謂六師外道《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而佛教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的。
佛陀傳略:
佛陀是歷史上的人物,他的歷史足跡,遍佈現在的尼泊爾和印度。在人間出生,29歲出家修行,35歲成道,尊稱為「佛陀」,之後創立「佛教」,說佛45年後入「涅槃」。
佛陀的本姓是喬答摩(瞿曇),名悉達多,是釋迦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生於藍毗尼園,現今喜馬拉雅山腳下尼泊爾南部特萊平原(Terai)的一個專區(這裏是根據對遺跡的考古分析,被認定為佛陀的誕生地)。生母早亡,16歲娶耶輸陀羅為妃,並生一子羅睺羅。
年青的佛陀文武雙全,他的生活雖然美滿幸福,但卻為了找不到人生的真理而煩惱,他覺察到傳統文化(婆羅門教)不能解決人類所面對的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便下定決心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方法,於29歲出家《普曜經.卷四》。在恒河流域行腳六年,參訪了許多宗教大師,研習他們的理論和方法,修習禪定,最後嚴修苦行,但這一切都不能使他得到解脫,最終在尼連禪河邊佛陀伽耶(在今比哈爾邦內伽耶地方)的一棵菩提樹下,自己另闢蹊徑,潛心禪修和觀想,體驗「緣起法則」(止觀雙運),結果從一切障礙中獲得解放,降服魔軍(克服一切障礙),徹底體悟和親証宇宙人生的真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人間佛陀,時年 35歲。
釋尊體悟的人生真理與實踐的方法,有別於以祭祀可以生天的傳統信仰(婆羅門教),佛陀常說:「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這就是佛教的特性。佛陀以深入淺出的教法,來推展他的體悟。 首先在波羅奈的鹿野苑為他的一群老同修 — 五個苦行者,作第一次的說法(初轉法輪),推動了不共世俗的「四諦」法輪,接受五比丘皈依為出家眾,佛法僧三寶倶足,成立佛教。 釋尊一生說法45年,活動於恆河流域一帶,他教導和接引各種階層男女,不分貴賤,一視同仁,打破當時的階級觀念,創新的宗教風格和溶入生活的修行,使參與者日眾, 佛教因而擴大。
釋尊於 80歲時入滅,逝於拘屍羅城外林中沙羅雙樹下,入涅槃前留下的教誨就是要比丘們「以自己作為島嶼,以法作為根據,以法為師,以戒為師」,遺骨(佛舍利)分八份,被當時各國分別建塔供養。

人間佛陀的啟示 
佛陀是在人世間出生,與我們一樣,在這個時空裡生存,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他的身體結構和生活需求,與我們相同,我們是擁有與佛陀一樣的的解脫條件的,人生解脫的力量,是可以在生活中尋找,所以佛說『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佛陀出家的時候是在壯年,這一點提醒我們時間的重要性,盡早在我們有能力時修行。釋迦牟尼的不凡之處,在於他有一個清明而敏感的心,讓他不會沉迷在世俗的權利和生活的享受之中,令我們醒覺,無論我們的生活條件怎樣,都一樣會面對老病死。
我們要細心研究佛陀出家修行的過程,和最終得到解脫的經歷;極端的修行方法如苦行是不行的,佛陀是依中道而修;只修襌定不可以得到解脫,要配合緣起性空的正見,才有成果 (止觀雙運,定慧雙修)。
佛陀說法45年,給我們的啟示是有教無類,所有人都是我們說法的物件,任何環境都可以修行,弘揚佛法是沒有時空和地域限制的。
佛陀於80歲時入滅,示現人間有生老病死,人生的解脫不是沒有死亡,只有積極面對死亡,接受死亡,瞭解死亡的真諦,才是真解脫。
研讀釋迦的傳記,不應著重宗教神話式的記載,也不用考究這些傳說的真偽,應從現實人生來考核學習,這才不辜負釋尊用他的一生來建立佛教。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都是活現在人間的。

歡迎轉發
www.mind2spirit.com

 

分享釋迦佛的生平,是希望大家著重佛陀人性化的一面。出生,成道,弘法,入滅。都是在人間生。

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是我一個小小的修行經歷。回想學佛初期,我對無我的認識。是在認知和瞭解的層面。可以說是一種知識。直到我在大學二年級時,看佛陀的啟示一書。讀到無我這一課。當时心中感受到的震撼。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相信這就是無我的力量了。

 

… … 我執
「你」、「我」、「他」,是我們在日常談話中慣用的名詞,雖然我們時常會用到這些名相,但其實我們並沒有留意這些用語,在我們心底下有甚麼意義,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同時為什麼我們會用這些代名詞呢?在談及執著「你」或「他」這個「名相」時,因為可以用第三者的角度來闡釋問題,大家容易明白到「矛盾」或「煩惱」的產生,是因為「名相」或「標籤」的背後,有著「實執性」和「不變」的觀念存在,但在渉及「我」這個觀念時,因為關係到自身的問題,大家在理解上就會變得比較困難了。
「我」這一個名詞,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我們不一定會說出口,但「我」這一個「標籤」,在思念上則時刻陪伴著我們,不過我們並不覺察到。有了「我」之意念,那就連帶有「我的」之概念,又接著就有「執著」意念,這一連串的作用就是「我執」,是百百種苦惱的來源。當我們每天睡醒時,就會不自覺地想著「我」今天要做甚麼;當我們開心時,會覺得自己很快樂;在我們傷心的時候,則會感覺到自己在心痛,甚至在做惡夢時,我們都會感覺到是自己受到驚嚇。這一個習慣,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在佛教的觀念中,這是「俱生我執」),而由於每一個人都有這一個慣性,所以我們從沒有去懷疑這是一個惡習,由此而引申「煩惱」。當我們有一天對著鏡子,發覺自己臉上多了皺紋,心中自然會感到不快,我們在知識上知道人是會衰老的,但因為時刻代表著我們的「我」的念頭,有著「不變」的原素,令我們在心理上沒有準備,當面對現實時,就會引起煩惱了。我們是不自覺地接受這個「我」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不會覺察到這只不過是一個「念頭」,一個「代名詞」而已!

當我們用「我」這個名相時,與用「你」或「他」這兩個名詞一樣,都是為了方便溝通,只不過「我」這一個「標籤」,除了可以代表自己與別人溝通外,還有「自我溝通」的功用吧了!我們從不會懷疑「我」代表甚麼,不會去考究「我」這一個名詞背後的意義,其實我們用「我」這一個標籤,與用「你」或「他」這些名相一樣,用慣了而忽略了背後的意義,覺察不到那「無常」的道理,只有「實執性」和「不變」的觀念存在,於是在溝通上與「現實」產生矛盾,從而引發煩惱。由於「我」這一個念頭,多了自我溝通的功能,錯誤的認知,就變成了引起自我煩惱的元兇了。若瞭解到錯誤地認知「你」或「他」能引來問題,是不難理解到「我執」所帶來的煩惱的。
明白「我」只是一個名相,瞭解「我執」是引起眾生無明苦惱的來源,是幫助我們減少煩惱的第一步;要徹底解除苦惱,就是把「無我」這個認知深化,藉禪修將它轉化為力量,念茲在茲,止觀雙運;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修行,是佛教的心要了。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的一篇文章,和一個講座。文章的題目是「守護生命的五戒,講座的題目是『綠色生活+戒定慧=人間淨土』。
皈依三寶是信佛學佛的第一步,跟著就是受五戒,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五戎幫我守護我的生活,綠化我的心靈。菩薩戒給我盡未來際的力量,去弘揚佛法,修補我和眾生的關係,建立和諧社會和人間淨土。
學佛不是單純思維上的問題,不用等待把所有思想問題解決才歸依受戒,很多問題,是要在實踐佛法之後才可以解決的。(這是星期四的分享)
守護生命的「五戒」
佛教的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演道俗業經》說:『何謂五戒?一曰慈心,思仁不殺;二曰清廉,節用不盜;三曰貞良;鮮潔不染;四曰篤信,性和不欺;五曰要達,志明不亂。』五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礎,從初發心學佛一直到菩薩都要遵守五戒。五戒中的前四戒為性戒,不飲酒戒為遮戒。犯了性戒,除了戒罪,還要受業報。五戒的毀犯,皆有輕重之別,重罪不通懺悔,輕罪可通懺悔。
佛陀成道後﹐初十二年中﹐隨佛出家的都是上根利智﹐沒有違犯教義的徒眾﹐所以佛陀只為無事僧說《略教誡經》﹕“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依《四分律》的記載﹐直到須提那子犯淫欲犯,佛陀才開始制戒。自此以後﹐佛陀根據比丘所犯諸事﹐一一為結戒﹐乃成比丘之廣律。
根據巴利《律藏經分別》:『任何比丘,若故意奪人之生命,或因此而求持殺具者、或讚歎死之美、或以死勸導,云:「“咄!男子!此惡若之生,於汝何益?汝死勝於生。”」如是心意,如是決心,以種種方便讚歎死之美,以死勸導者,此亦波羅夷不共住。』不殺生戒不僅不能殺人,也不能殺害無辜的動物。對比丘和比丘尼來說,要求更高,包括不得損害植物。在《如法經》中,佛陀說:「“不應殺生,不應該指使他人殺生,不應該贊同他人殺生,不向一切生靈施暴。」佛陀制此戒的根本精神是“慈悲護生”,殺人是重罪不可悔。
盜是偷盜,是不與而取的行為。所盜之物,價值五個錢以上,是重罪不可悔,但這是佛陀比照當時印度摩羯陀國的國法而制的。
五戒信士,除了夫婦之間的男女關係,一切不受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兩身相和合,均為犯邪淫戒。在《優婆塞五戒相經》中說:「“若優婆塞,共淫女行淫,不與直(同值)者,犯邪淫不可悔,與直無犯。”但這是佛陀比照當時印度社會的道德觀而制定的。」
妄語,是虛妄不實的言語,分為三大類: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犯大妄語罪,如妄語已得上人法,即成重罪不可悔。
不飲酒戒是佛戒的特勝,制戒的原因是酒精對人類的神經系統有興奮的作用,所以受持者也不可以吸毒或服食興奮劑。
求受五戒,應向比丘求受。在受五戒之前,要先受三皈依。受五戒有七種遮難,如果有犯這七種遮難,則不許受五戒。1.殺父 2.殺母 3.殺阿羅漢 4.破和合僧 5.出佛身血 (以上稱為五逆重罪)。6.自破淨戒 7.破他淨戒 (受戒之後,犯了不可悔的重罪,稱為自破淨戒。他人�戒,我們以種種手段方法使其破戒,稱為破他淨戒)。遇到不得已的破戒因緣,一定要先捨戒,捨戒之後就沒有破戒的問題,沒有破戒那就可以等適當的因緣再次受五戒。捨五戒的方式很簡單,只要對一個聽得懂您說話的人,一說「我捨某戒」,這樣子就成捨戒。因為這是表示我們對戒法的尊重,寧可捨戒,千萬不可破戒。
持戒的功德很大,《灌頂經》云:「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衛護其身。」修持五戒十善,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所載,若發出離心,可證得初果乃至三果(四果者,必須出家)。在佛典中,每稱五戒為五大施,由於其本意是在施予一切眾生無畏懼心。受持殺戒,不會傷害眾生;持盜戒,不必怕我偷盜;持邪淫戒,不會淫汙他人;持妄語戒,不必怕我欺騙;持飲酒戒,不會飲酒而瘋狂;這就是受持五戒的社會意義了。五戒是佛教倫理道德的基石,守護著行者的生活,持戒會滅少煩惱,並增長善行,讓眾生在和諧社會中生活,達到建立人間淨土的目的。

https://youtu.be/udz3PJTG7eA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在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修讀哲學博士的因由。
我的專業是婦產科醫生,看上去跟佛教沒有什麼關係,但修行的經歷,感受到佛陀的慈悲,瞭解佛教的修行方法,對所有人都有幫助,所以我報讀這個課程,把佛教的修行方法,注入現代元素,帶進21世紀的醫學世界裡。
我設計了一個「產前健身健心運動」,用科學方法,研究這個運動對懷孕婦女、胎兒和出生的幼兒的身心健康的影響。產前健身健心 運動,包括西方心理教育,佛教禪修和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修持,特色是把這些修持方法融入現實生活中。這個運動的特點,是我在教授這個課程時,不需要用上任何佛教的術語,所以所有人都會接受,這就是佛教修行的普及性。我堅信佛教的修行對所有人都有幫助,不只是佛教徒,但現代人需要科學証據,所以我做這個研究。研究結果已刊登在我的博士論文裹,也刊登在醫學期刊中,有興趣可以到我的網站www.mind2spirit.com研究。
記得在我的博士論文發表後,溫暖人間,給我做了一個專訪,還舉辦了一個公開講座。講座的反應一般,因為信佛學佛的感覺懷孕和胎教與我沒有什麼關係。其實我設計這個運動背後的原因,就是當沒有接觸過佛教的知道這個運動的好處,就會去接觸佛教,而信佛的,就更加應該去研究如何推廣佛教的修行,但不用披上佛教的衣裝,來裨益眾生。
產前見健身健心運動,對所有人都有好處,所以論文發表之後,我就用「健身健心運動」和「身心禪」,這兩個一般普羅大眾都會接受的名字來推廣。我講了很多有關身心禪的講座,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身心病與身心禪」。

https://youtu.be/0nkGX-an_tI

 

產前健身健心運動衹是一個名相,產後都可以做。準爸爸在做爸爸前,和做父親後都可以做。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身心禪」工作坊的內容,和身心禪五部曲。

 

健身健心運動(身心禪)工作坊
「健身健心運動(身心禪)」是為所有人設計的身心運動(mind body meditation),包括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靜修練習,可以促進身心健康,紓緩所面對的壓力,優化情緒,提升生命價值和改善人際關係。「健身健心運動」有別於一般的運動,主要的原素有專注覺察訓練、用積極語言來進行心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情緒智商和利用靜修運動幫助自己加強可以帶出正能量的心念。整套運動包括「每日一事」、「念念禪修」和「全心運動」。「每日一事」是利用日常的行為訓練,來轉化自己的壞習慣。「念念禪修」是在行住坐卧中習禪。「全心運動」是借助坐禪的力量,來調服自己的情緒,修練無量心,培育同理心,轉化負面情緒為正面的力量,改善人際關係,將禪修的力量帶入生活中。

每日一事
「每日一事」是利用日常的行為訓練,來轉化自己的壞習慣。
善待自己,善待別人(日行一善):方法很簡單,只需每晚臨睡前想想,明天可以做些什麼令自己開心﹖如是者,每天都想想,初時只想自己,願自己快樂,慢慢延伸到你的親戚朋友,再之後是陌生人,而最後是一些你討厭的人。這種慈心運動,可令你從狹小的心胸跳出來,轉而對周圍的人增加了慈愛和關懷的心。對任何人都發放慈心,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沒有執著,人就變得平靜、喜悅。
勇敢面對困苦(用智化苦,轉危為機):「用智化苦,轉危為機」,即是逆境智商的修習;不要想著自己失去什麼,多想自己擁有什麼,了知自己失去甚麼,反面的思量是得到甚麼,因為有失必有得,這是自然的定律。遇到難題時,不要抱怨,不應跟著情緒走;要利用資源,請教別人協助解決問題;掌握問題的重點,將大問題化為一個個小問題,分別處理;和通過合理的訓練方式來提升自己的正能量。有困擾的事情發生時,可以用四個層次來處理。第一個就是面對它;第二個接受它;第三個處理它;第四個放下它。任何問題發生的時候,特別是嚴重的問題、困擾的問題,逃避是沒有用的,所以面對它是最好的。然後你面對它的時候,你要接受它。你不接受它,這個問題還是在那裡。接受它以後,如果你用方法來處理,能夠處理的當然是非常好。但如果是不能處理的,你面對它的時候,這就是處理了。你接受它的時候也就等於是處理。然後可能你覺得非常懊惱,很痛苦。這時候你走不下去了,但另外一條路來了, 那就應該放下。所以任何事情發生以後,你處理了就把它給放下。
微笑放鬆:「微笑行動」就是「每日一笑」。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天起身梳洗時,向著鏡子對自己幑笑,然後你外出,可對著看更笑,對著巴士司機笑…如此類推。「微笑」,可以令你心身放鬆,是用身體語言來培育正面情緒的好例子。
放下自在:「不比較,放下無求」,就是不要比較。人常常拿自己跟別人比,什麼也可以比較;要明白,有得必有失,不要只想別人好的一面,學習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學習接受和包容,學懂let go,放下便得自在。

念念禪修
禪修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警覺性,令自己有能力做到在行動前覺察到念頭的生起。禪修訓練是從覺察身體各部份開始,進而訓練自己的注意力,以達到隨時隨刻,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起伏。
聆聽禪
鬆禪
飲水禪
音樂禪
食禪
站禪
行禪
動禪
睡禪
放下禪
坐禪

全心運動
「全心運動」是借助靜修運動的力量,來調服自己的情緒,在這心境內進一步引發人生的智慧,產生正能量,從而改善自己的身心狀態,所以是在靜修運動(如呼吸運動)之後的心念的訓練。「慈悲喜捨」心念的運動,可以轉化負面情緒為正面的力量。「無量心」的訓練,可以培育同理心,改善人際關係。
慈=化瞋為慈,喜樂自在
悲=勇敢面對,用智化苦,轉危為機
喜=不妒嫉,隨喜微笑
捨=不比較,放下自在
無限量心念的擴展…
願我…我的至親…朋友…各界人士…敵人
慈悲無量,微笑放下
 

身心禪五部曲
放鬆
覺察當下
聆聽
靜動
微笑放下

第一部曲是「放鬆」;放鬆不用學習,因為這是你的本能,不用想用甚麽方法去放鬆。放鬆身心是一種感受,就在當下。當你叫自已放鬆的時候,可能你覺得自已還是很緊繃,不是你自己所要的「鬆」,但是你的感覺是一定會比之前鬆一點,這就是進步。鬆是沒有極限的,只要你有這個念頭,有這個行動,滴水成河,改善的空間是無限量的。無論遇到甚麽困苦,身苦或心苦或在緊張崩潰的時刻,第一個反應就是放鬏。這是解決問題的鑰匙。

第二部曲是「覺察當下」;沒有宗教信仰的可以修念住(靜觀),如靜觀呼吸運動;信佛的可以念「空」;修淨土修密的可以念「佛」。

第三部曲是「聆聽」;聆聽他人的說話,聆聽他人的內心世界,也聆聽自己的內心世界;聆聽的重要性在於為自己的資料庫不斷輸入新的訊息,有新的內容,就可以作出分析、跟進和實踐;聆聽會加深對別人和自己的瞭解,是溝通與人際關係建立的重要過程。西方心理學有「聆聽智慧」,在佛法裏是觀音菩薩的修行方法,是「聞性」的修持。

第四部曲是「靜動」;靜動的特點是感受肢體的運作和放鬆肢體的動作可以強身健體。

第五部曲是「微笑放下」;微笑並不難學習,難的是如何讓微笑成為習慣。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只有放下,才有得著。

 

感恩有機會與大家分享佛法。
我送給大家以下的偈語:

不為苦而悲,
不為樂而起,
非無苦無樂,
無執著苦樂。

有苦有樂是人生,
求樂無苦枉癡心,
苦樂自在是解脫,
往還淨土渡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