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8~09-02_王漢超

緒言
各位, 您們好。 本著感恩回饋之念,應邀參與「佛智分享」,卻未有深思自身條件極之不足,踟躕冒汗一番後,取學習「信以成之」作自勉而執筆。

反思鄙某學漏,絕不可就任何法門與眾作深入探討,或妄想有精闢饒益之見。自學佛至今廿載,竟不曉一法,慚愧不已,處於磋砣初途而幸未廢,也許箇中有些感受和體會,對某些覺得學佛為艱之朋友,有互勉之益,又或可作反面參考; 更望多加指點。

懇請各位師友讓鄙承上述之旨,取「話題」作動筆之端,於此,「話題」者乃余「塘邊鶴」經歷中,時常重複浮現腦海之章句及體會,有出自經論的,有大德之嘉言,有佛友的分享,亦有一己之反思感受,及應用於生活之體驗。
—————————-
由修證說起

多年前,某會友於講座答問時段之發問,其意謂︰「這麼多年來,我經常參加佛學講座,常有看佛經,亦常參加頌經、念佛、禪修、及各種法會活動,為何我找不到半點得著?感受不到半點佛法的效應?」

十年前有一位交往多年的佛友,他是佛法常在口邊的跑道場能手,已有不少閉長關之經驗,佛學証書也很有分量。有一回出關後,很熱衷向我推介:「這位Ⅹ老師氣場很強,他領的閉關效應很高,我母親不再搓麻雀了。」

以上的問題顯然是修證不當,也可能修證未有真正開始,不是佛法的問題。

當年有幸親聞第十二世泰錫度仁波切開示,他說︰「就是佛法如不斷下的雨,口向下的容器是永遠沾不到雨水的。」我問那怎麼辦才可以將容器翻過來,仁波切答︰「那我們就要發展我們的菩提心(他說Bodhicitta,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英語名詞)。」同一年,仁波切出版了《喚醒沉睡的佛》; 自慚仍未清醒, 但開始去了解發心是根器之一大部分。
於《六祖壇經》五祖對其所有弟子說:「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迷,福何可救 。」(節錄自曹溪原本)

感恩佛友聞思机緣, 令我對以上聞法兩則更深刻反思。不再因修證不逮起疑惱, 只慚愧發心不足, 正見仍蒙, 枉費《壇經》棒喝, 仁波切提耳; 甚慚愧, 願互勉。

佛陀見城外之各景象,觸發大悲心,立大願尋滅苦之道,終得聖果。
六祖聞庶客頌《金剛經》即起一去不回之心安母辭親,往訪五祖, 從五祖與惠能初見之對話, 可見其菩提心早已立, 五祖問:「汝何方人, 欲求何物。」惠能答曰:「唯求作佛,不求餘物。」(節錄自曹溪原本)

雖知根器不足, 思而不果,  及至細讀印顺法師《成佛之道·五乘共法偈》之 「正信歸依者, 應修於正見, 及修於正命, 勝進不為難」, 頗有感受如正見不足, 不管怎樣自勉種善根, 發出離心, 皆徒然; 更談不上 大悲心, 以至菩提心 。 願各位勇猛勝進;  明天續談修証, 承上偈略說正見。
印順法師於《妙雲集‧佛法概論》將《雜阿含經》 就八正道中不同的敘述歸納了三種︰「(一)從修行的目標說,得正定才能離惑證真…應先收正見到正念……。(二)從修行的先導說,正見是德行的根本……正見者,能起正志……正定。(三) (論正定以其他七支習助) 以正見為首,以正精進,正念為助而進修(正見)…..。又從正見中了解正志…..。像這樣, 正語、正業、正命也如此。這樣的正見為主, 正精進,正念為助, 『以此七支習助具, 善趣向心得一者, 是謂正定』。」《大藏經》亦有類同的記載,亦說及獲知正見之不同方法, 於此引佛陀所說的四種: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及法隨法行。 一如佛說五乘教法,  正見亦有其次第及深淺,  是故《大藏經》亦有將正見分為有漏正見和無漏正見; 學佛者只要執正見而行, 必可漸次發心勝進。

回到修證話題, 修證一辭,常以實證實修見於佛學文章, 余之感受此「實」乃強調兩義:〈一〉如實如是依法而修,及〈二〉修與行合一,箇中就牽涉到依那法,修甚麼,行甚麼,怎樣去行,在那裡行,何時行,跟誰行,怎樣去檢視修行得對否;實證實修原來是一個大題目。 余之淺漏,實在無言對眾; 只能說感受到,  雖知修證要盡人生歷程, 証妙道,覺真理,  但必要心有如實如是的正見正念。

修證者,修心證取正覺。這是修證的基本正見。如《內觀十日開示集要》葛印卡老師說︰「你們是在進行心的手術。」《法句語》有偈:「心是諸法的前導者,心是主,諸法唯心造。若人以清淨之心言行,快樂將跟隨著他,如影隨形。」 故此不管你依甚麼宗派, 修甚麼法門, 不管佛學故事怎麼說 ( 如具行和尚, 山中老婆婆持咒音不正….., 故事, 故事 說不出主角的正見有多深, 發心有多大, 立了甚麼的願 )。於修証路上,  必需不斷覺察其心之變化, 當然每人之變化的質、量、速度不一,  但如果沒有變化, 大抵只有兩個可能性: 一是修法不當, 要不, 便是修者不知自身原來已登菩薩界。換言之,做功課時必須一心一意,將心契入法中, 再伸延到行住坐臥。再要一提,就是一切心的變化都跟其發心的大小強弱有直接關係。明天試說心及擇法。
於修證說發心

讓我先歸納過去兩天所試說的,以學佛修証有漏作引子說正見, 正見乃八正道之領航,依八正道將正見正念植入心中從而得定慧、起發心, 如是相續牽動,循環勝進。

補充昨天說到覺察心的變化。心的改變之開始,可從下例的思惟及行為之改變, 感受到三蓋五毒的淨化過程; 生活上各種喜好的選擇,對人事反應的習性, 對名利事物的輕重取捨, 生命的定義, 倫理關係, 社會現象, 有情眾生之關懷, 以至人類文明演變的關注及理想。進一步, 你會覺知到前念後念的起伏相續, 從而影響你處理生命歷程的種種。

依菩提道次,由五乘共法發增上心至三乘共法以至大乘共法,其臨界線就是堅定的出離心。五乘是世間法, 三乘是出世法, 如沒有出離心,修三乘法或一乘共法是徒然, 出世這一步, 是要在生命歷程中穩步踏出, 越早越大步越好。於南傳大般涅槃經, 佛陀對比丘多番囑咐僧團之興盛法中, 就出離心之強調有直接的, 有間接的,其中一回:「諸比丘,….當能使人轉世貪欲既起,彼等仍不為其所影響, ….。」 對余某今天來說, 是一個很大的猶疑。用佛學辭彙就是狐疑, 是迷障。

知易行難者如我, 實正見不足, 思惟不淨,心為迷障所蓋, 「文化障」乃其因由種種之一 (各位請暫且接受此名詞), 所指者為吾輩長大之文化背景, 當中有玄學、鬼神之說、民間習俗、風水、道敎、老莊、儒學等; 尤重家庭倫理以至民族責任,乃至天地之心 (雖一知半解, 但植根已深),  這些都是五乘共法之「下士道」。 雖學佛多年, 對佛經未能領其旨, 而佛經中有似嫌涉及神話, 亦有神通、坐化之記載(暫以邊見稱之)。思惟雜亂, 遇事之反應習性亦然; 有從俗世濡染的處事邏輯, 有從中華文化的 (多元如上述), 有從一己膚淺的正見, 有從佛學邊見的。於十年前已察覺於學佛之途, 精進乏力。學《易》動機之一, 就是希望從更深的了解中華文化而懂得如何處理「文化障」, 或可有助八正道之行, 發心精進。故此在學易起初數年,余常從佛法角度向老師請益《易》。

以大乘共法角度去衡量「無慚於心」而無二者, 那即是菩提心。 抱歉, 擇法要推到明日了。

以上漏了數句,補充如下: 余從中華文化的敎誨是不求果報,秉天地之的心而行,故無慚於心。佛法是要先起出離心,修定中道士再説。

將末段再加修輯補充如後:    余從中華文化領會的敎誨, 乃秉天地之心而行,「無慚於心」, 不求個人果報,只求天地人共存, 萬世太平。以大乘共法角度去衡量「無慚於心」而無二者,  那即是菩提心; 依佛法看中華文化之「無慚於心」, 可以說是剛入門。佛法要求先起出離心,修定中道士再説。

於修證說擇法

引自《虛雲大師語摘》的一段︰ 「無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幹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樣幹;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樣幹;今世不成功,來世一樣幹。」虛雲大師 此言除說出普遍的學佛入門問題,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應擇那一法門?  亦帶出了另一話題, 每天都花長時間在禪修,持咒,誦經,念佛,對大部分現今的全職人士,不是會很困難做到的嗎?現在先談擇法。

太虛法師在其語錄這樣說︰「修行法門雖無量種,攝歸四類,統無不盡,依之修持,皆得證悟,當機者妙,固毋須嚴別其高下也。」這毋須嚴別其高下真的說得很好。嚴別揀擇的過程,很容易讓初學者走進了艱澀的文義八陣圖,不著邊際的宗派比較,無止的持咒念佛比試路。

雖說不嚴揀,還須去選擇,不少人會說「依自身之根器而選擇」,但在?是否朋從爾思?大多數初接觸佛學者,著實未有選擇與其應機之法的基礎。那就隨緣吧?

印順法師於《成佛之道》是這樣說:「…有的從經典去聞,無論是隨手取來,或是循序而讀,或是聽人說而選讀,都不能說遇到什麼就是什麼根機了。例如西藏密法盛行,南方小乘盛行,中國從前禪宗盛行,幾乎到處如此,你能說西藏都是密宗根性,南方都是小乘根性,中國從前都是頓悟的根性嗎?所以自己是什麼根性,主要依自己所發的心願而定。切不要讀誦受持某種法門,便自以為是什麼根機了…不要偏執什麼法門,是大是妙,還是檢點自己的發心要緊。」想不到又回到發心!

對我來說, 這是一個需要解惑的好例子, 怎樣去檢視自己的 發心, 從而擇法呢? 發心與法門的匹配, 可以要更具體的掌握嗎? 這也帶出一點, 遇到有實証實修的老師及善知識, 不要放過解惑的機會, 能夠有經常親近的老師及善知識, 真是莫大的福緣。

對擇法, 我未有找到圓滿的答案, 也可能沒有, 或許這只是迷障的問題, 但我倒有一些思路, 計劃了賣一天關子, 明天再說。希望在這空白時段, 各位可多分享你們的寶貴體驗, 平台上的會中的飛龍、藏龍也請多指敎啊。

於修證續說擇法 2

《雜阿舍經》中「七覺支」的排列以「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為定慧之開始,繼而「擇法覺支」; 余視之為擇法之啟示, 尤其適應用於現今節奏偏急之社會,初學佛者應先習靜一段日子,讓自己有了一些定慧基礎,再作選擇 。(與上文三大法師所說的沒有衝突; 引用印順法師的一句誡語「(不宜)急急的求受用,求證得 。」。亦與《大學》開宗明義首段很吻合哩。 ) 同時亦應了解佛道之源; 於緣起法、因果律、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三無漏學, 攝取正見的基本資糧。對藏傳、漢傳、南傳及其宗派有一概略認識。當然, 亦可選擇念佛、持咒、誦經、拜懺、…等等, 甚至各法略試一段短時期。如以靜坐作習靜, 愚見認為可取規律嚴謹,不宜選複雜之靜坐方法,不應以氣脈為旨。

讓我補充上文的基本原則和理念。今天我們能接觸的佛法包括了釋迦牟尼佛曾親說的,亦包括了非佛陀親說的,只要能修證佛所覺證的,都歸納於佛法;佛佛道同,一切佛法平等,各含藴其淺深次第之義。但是有相違背於佛陀所說的: 緣起法、因果律、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三無漏學,那就不可視之為佛法。擇法可以有多義,於此文說的是指採納為個人修行之根本宗派及其法門,當然擇法亦指分別正法與邪法,及引用於參學及解惑。

也趁此一說初學者從收效快慢之考慮選法。先引《六祖壇經》,其第七品有云:「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 人有利鈍, 故名頓漸。」以上乃節錄自曹溪原本。就是一般都應為慢的「四念住」,佛陀於《大念住經》有這樣說:「真正地,比丘們!任何人,依這個方式正確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兩種果位中的一種,…不用說七年…正確地修四念住六年就可以期望有兩種果位中的一種,(如是者,佛陀再說了)…六年…五年…四…三…二…一年…(再以月算,先說七個月)…不用說七個月…六…五…四…三…二…一半個月…七天…。」  正是六祖說的「法無頓漸, 人有利鈍」。 愚見利鈍者, 乃善根及發心之綜合。
修証初程窺究境

於修証之初程,雖未證菩提,  已有悅樂回報,雖不應急求得証,若處理得宜,  這回報自然更豐富,那倒值得一談。覺真法師在《快樂人生》這樣說︰「放下不快樂,便是快樂。」從佛法中學會退一步、不執著、排三毒,自然生活得更快樂。繼續增上,當你發現覺知力、定力以至宇宙生命觀都擴闊了,提升了;  初証得戒、定、慧是確實的,更感覺到人生意義豐富起來,心中法喜之悅,不言而喻。
唯修証歷程也是充滿起伏進退的。特別於修証初程, 要懂得處理週遭的人事問題,例如因戒吃葷,做佛學功課,將佛理帶到工作上, 錯執境而起傲慢心…等等。處理不宜,便會未樂先惱,很多改變調整是急不來的。

我想大力建議的, 是有計劃地打摏「基本功」。修証初程容易一曝十寒而不果,能於擇法後, 安排工作社交及家庭之配合,以至少十八個月作計劃為「起步精進期」,不管是共修營、閉關、短期出家、佛學課程…等等,其獲益較依平常生活起居節奏中「盡做」,當以倍計;不管以念佛、持咒、或靜坐為例作具體淺說,精進期所建立的專注力, 可令你日後默念的專注能力遠勝「盡做」所發展的數倍,  戒、定、慧相續牽動的齒輪更緊更暢順, 從而方便日後, 可功課隨身, 隨機而修。

話又回轉,上述的悅樂都是「現法樂」及「後法樂」,亦是一般說「離苦得樂」所指的樂; 苦樂相隨,  故非究竟之「涅槃樂」,畢竟能有發心之氣魄,堅志不渝,勇往直前向究竟者,是少數。《大般涅槃經》︰「不斷樂者則名為苦。若有苦者不名大樂。以斷樂故,則無有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涅槃之性無苦無樂,是故涅槃名為大樂。」於「三法印」中,諸法無我, 於我而言, 是最不好觀的一環。

說到這裡,  再一次感受到佛陀在世說法時,普遍傳之基本法為「三十七道品」,當中以「四念住」為通用法門,在於對治此「諸法無我」無門 難關。於此一引《南傳大般涅槃經》章句,佛陀闡釋「攝心住念」,  指導其僧眾修出世間法:「諸比丘,云何名比丘自攝?當比丘履進履退、 前瞻後顧、屈臂伸臂、著衣持缽、飲食吞嚥、行大小便、行立坐、睡眠、醒悟、言談及靜默、皆攝心住念。 諸比丘當攝心住念,此為我等之教言。」 修証出世極樂, 對比初程悅樂之別, 或可見一斑。

最後,讓我打遊作結: 法似渡河舟,舟渡上船人;遊子怛水深,憂猶不歸家。在下淺漏, 濫竽充數了六天; 說得勉強了,太多了。

感恩 Dor Dor 林太,感恩智度會給予此機會, 讓我自省鈍根。願 各位 福慧無邊 如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