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6-11_Dordor

大家好!佛智分享平台運作快一年了,

感到欣慰的是大家真情流露交流,在學習過程中以真誠、謙卑,的心態分享,相信大家在這平台也會感受到和諧、融洽歡喜心的每一天,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和合,感因大家成就佛智分享。

今天與大家分享,是我上香港大學漢文佛典的功課:”六門教授習定論”老師陳雁姿。

 

第一天分享:戒的實踐:

持戒是修行一切善法的基礎,也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戒不是用來『讀誦』的,而是要去實踐『奉行』平時日常生活裏,若能時時『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淨化三業,就是在實踐『七佛通戒』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了」。甚至”待人好”,處處為人設想,凡事都能了解『因緣果報』的真理,這就是持戒。

此外,戒是要用來規範自己的,而不是那來要求別人,戒律的精神在自發的清淨受持,在於實踐菩薩道。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大菩提心,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以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因為菩薩發心是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因此菩薩戒雖有十重戒:殺、盜、淫、妄語、酤酒、說四眾過、自讚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是違反了菩薩戒了。

 

今天是第二天的分享:根本精神:

自古以來,人類人格的養成,大多數在宗教中完成。甚至各種藝術、文藝創作,也都因宗教而登極峰。可以說,宗教輝煌了人類的文明歴史,也提昇了人類的素質。而宗教之所以能夠全方位的培養人格,高質素心靈,就在於戒律的制定與堅持。

世界各宗教的信徒,都有其應持的戒律。佛教的戒律講究修做人,

佛教認為把人做好,修身、心,才能進一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悟證最高的真理。因此,一個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都應該進一步求受淨戒,因為戒是學佛做人的根本。

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因為是自發性的遵守戒規,乃至自發性的發露懺悔,因此從心靈淨化,進而昇華道德人格,所以一個國家如果人人都能守戒,家庭有規範,社會法制就天下太平了。

 

今天是第三天的分享:定的修持()

對佛教的禪修者來說,禪是絕對的超越,絕對的自尊,所謂『佛之一字,永不喜聞』、『魔來魔斬,佛來佛斬』,絲亳不留一點情面。所以,真正的禪者,要有肯定自我、座斷乾坤、大死一番、權巧方便的氣魄與修行。

人間佛教認為,禪就是淨化,就是當下肯定自己,完成自己,所以真正的禪者要有能不受權勢、名位、情緒、生死所轉,所謂『人能轉境,不隨境轉』,所以參禪需要有生活的段練、體驗與智慧。

星雲大師說:要能『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也就是『處處無踪跡,聲色外威儀』;凡事能『提得起,放得下』,對於人情世故,『來的讓他來、去的讓他去』,一切都『不管他,隨他去』,就如『竹影掃階塵不動,雁過寒潭水無痕』。如此『不隨境轉』之外,繼而『提起忍的力量』,如《老拙歌》所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習,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如此生話,就是『般若的人生』有了般若智慧,自能體會禪的妙用。

禪的世界,沒有時間的長短,沒有空間的遠近,沒有人我是非,殺那之中有永恆,一念之中有三千。禪者悟道之後,你牽掛他,他說不用,你邀請他旅遊,他說法界皆在心中,因為禪者悟道以後,就能泯滅時空內外、自他對待。

​其實內外對待,實皆一如也。禪者看世間煩惱如流水,觀人世橫逆是涅槃;因為有禪,那怕是短短的一瞬,也足夠一生一世受用無盡了。

​禪者的內心擁有宇宙三千,禪者的生活緊緊與大自然結合。自然界,大地山河,樹木花草、日月星辰,和風雨露,都是我們的共財;

擁有大自然,才是永恆的財富。

​禪者的生活簡樸,不會對外攀緣,因為禪者的內心豐盛,故能自在解脫。

 

今天是第四天的分享:定的修持()

​一般入學佛修行,總希望有所感應。感應的原理就如同『月現江心』,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月現前。』菩薩就像一輪皎潔的明月,常遊在畢竟空裹,對大地眾生沒有分別心,只要眾生心中清淨無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清澈無波,月亮自能影現江心。

​參禪,就是在做清心靜慮的功夫,坐禪雖有『調身、調息、調心』三步驟,但以調心為上;心地柔較清淨,就如江水清澈無波,自然菩提現前。因此坐禪要想獲得利益,必須調伏我們的心,首先要息滅妄想,安忍身心,讓心定於注於一境;心物相應,在『一』中體會『無限』,自能獲得身心自在,明心見性,這就是坐禪最大的利益。

​參禪打坐剛開始的階段,能使身體感到輕安愉快,心地柔軟篤實;一旦功夫深了,到達忘失身心、世界的時候,覺悟的道路自然開啟,因此,有了禪以候,我們的生活煩惱會減少,對事情的看法不會顛倒,很多矛盾、差別的現象也可以統一起來。有了禪之後,一身如雲水,悠悠任來去,窮也好、富也好、有也好,無也好,視逶夢幻空的塵世,得到解脫自在,這個禪的價值就凌駕在一切之上了。

所以,禪雖然是古老的遺產,但更是現代人美滿生活的泉源,因為禪的功用可以擴大心胸、堅定毅力,增加健康、啓發智慧、調和精神、防護疾病、淨化陋習、强化耐力、改善習慣、磨練心地、記憶清晰。

​有了禪之後,我們在世間上沒有恐懼,就是生死,都不畏懼。

有了禪,心中就有了定,就有力量,當腦電波在禪定凝聚集合、接收感應的時侯,自然容易心想事成,如意吉祥!

 

今天是第五天的分享:慧的根本()

佛教重視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認為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偽,斷除煩惱,才能自度度他,究竟解脫,般若,是人生一個很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找到自己,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渭『本來面目』就是『般若自性』。

​佛陀成佛道時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夫眾生與佛一樣,都具足成佛的性能,為什麽佛陀早己證悟成佛,而我們卻還在生死輪迴呢?原因我們並沒有把自己的般若自性發掘出來,就好似月亮被烏雲遮蔽,不能大放光明,如果我們能找到自己的般若自性,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那麽在人間生活不僅富貴榮華,更是一種無上的解脫自在。

​般若不等於知識,般若不必外覓,般若是我們真如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智慧方便,;但是般若自性開發,則需要透過『聞思修』,才能進入『三摩地』,所以學佛要『多聞熏習』,而且要『法門無量誓願學』要發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自從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緣起、業力、因果報應等思想,融入中國社會,更加深化中國文化的內涵。在中國的大乘八宗當中,較重視學術義理的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及三論宗;比較重視實踐修行的宗派有禪宗、淨土宗、律宗及密宗。雖然華嚴、唯識、空性等學說沒有被納入中國文化的主流,但是『禪學』倒是成為世界不分宗派及國籍重要文化特色。

 

修行在定中,定中在修行,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藏在深心處,需要開發才能顯現出來。當初佛陀開悟的時候曾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人人皆能成佛。人都能成佛了,還有什麼不能的呢?所以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好好發揮。

 

今天第六次分享

佛教太世俗化,被世俗所化固然不可貴,如果太過於出世,則不容易為人所接受,所以要『二諦圓融』。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

因此人間佛教主張,面對現代科技文明,資訊新知日新月異的社會,佛法應該現代化、生活化、針對當前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所以要『佛法為體,世學為用』。佛法之體,是拔苦與樂;佛法之用,是融和方便。如佛陀年少時即遍學五明;出家後,遍訪諸師。因為佛陀貫通世、世法,故能教化不同對象,應病予藥,解脫他們的身心苦惱。

 

​佛教是哲理的科學,佛教重視理性,智慧的化導,佛教認為世間知識學問的獲得,雖然也能開拓人類的視野,但是如果沒正知正見,也很容易流於邪慧、狂慧,不僅使自己受害,猶有甚者,還會形成人類的災難,所以佛教主張真理才是宇宙人生的最高指導。

經云:『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所謂『法』,就是真理。真理所帶來的快樂,才是真正永恆的快樂。什麽是法樂呢?五戒十善是法樂。

心中有了法樂,對於五欲六塵不拒不著;心中有了法樂,對於世間不厭不求;心中有了法樂,到那裡都安然自在;心中有了法樂,當下就是極樂世界。惟有以無邊的法樂為舟筏,才能使我們度過生死的波濤,到達『常樂我浄』的彼岸。

 

​師父上常對我們說:『以智慧處理自己的事情,用慈悲對待別人。』一般人會覺得用智慧來觀照自己的內心,好像比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來體會別人的心,就一定比較困難了。其實,要想同時做到兩方面,雖然並不容易,但也不是那麽困難,只要做到其中一項,另一

自然也可以做到。

 

我們經常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生氣。有一次公司同事做事不承担,

把我氣壞了,忽然想起永惺老和尚的幾句話:『勤修戒定慧、少修貪瞋癡。』、『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涼的甘露澆熄了一樣,同時也樣公司同事看到自己待人不夠慈悲,沒有智慧,覺得非常慚愧。

​我提出這幾句話,是因為佛教本來就是主張以慈悲度眾生,既然要度眾生,怎麽還有敵人呢?。

感恩

​學佛容易、修行難“禪修”是佛弟子在學佛過必經之路。“禪修”是一個對全世界都很感興趣的名詞。“禪修”很多人都追求不同程度感受,輕安、乃至涅槃境界,對嗎???

《戒定慧》,啟蒙老師星雲大師常說:

戒:戒的實踐—–服務奉獻,自利兩利。

定: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觀心。

慧:慧的圓滿—–同體共生,人間慧圓。

戒定慧三學是福慧雙修、行解並重的根本功夫,我們唯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才能獲得圓滿幸福的人生。

 

謝謝大家這六天分享膚淺功課。 感恩大家分享,深心體會學佛能淨化生命的不圓滿,學佛可以超越自我,「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貧瞋癡,智慧的人生在靜待我們。